看看我国的军用机器人情况
首款定型的作战机器人:适应多种环境的小型作战平台。履带式底盘,可旋转遥控枪塔,两个用于探测和感知环境的摄像头……作为中国首款定型的作战机器人,它从外观上就像是个小坦克,履带的前段增加了一节机械旋转臂,这进一步提高了它的通过能力,能够适应更多的道路情况。
国产足式机器人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仿生结构。国产“大狗”是真正依据动物原理来制造的。二是行走控制技术。新一代机器人是要分析落地时腿与地面的力反馈的情况,遇到障碍时要能保持稳定。
小型轮-步式无人平台:越障能力出色
水下检测同时也是水下修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水下超声波探伤,是最重要的水下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在潜水人力安排不及时,或需要执行易致潜水员半失重、氮麻醉等特定复杂水域水下检修等问题面前,基层部队又遇尴尬。直到由海这套新型科研成果成功问世,才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外骨骼系统:古代士兵的盔甲就是最早的外骨骼,如今,结合了机械电子、控制、生物、传感、信息融合、材料等技术的外骨骼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战场上,一支行军时速 20 千米,能够在夜间精确定位,负载100 千克以上各种信息化装备的外骨骼机器人部队投入战斗,而对手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这将会获得怎样的战场优势。这些设想曾一度在美国的科幻大片中上演,也一步步地由科幻走进现实。
排爆机器人“灵蜥”:广州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的野外训练场内,技术人员正在向官兵演示排爆机器人“灵蜥”作业。该部结合自身教学需求,与驻地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助教助学,开拓官兵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部队战斗力。
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