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智合、艾利特、节卡、仙工、牛耳——AGV+协作机器人的融合与发展路径 - 深度调查 - 产业资讯 -移动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AGV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正文
分享34K

优艾智合、艾利特、节卡、仙工、牛耳——AGV+协作机器人的融合与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1-11 09:01:28 来源: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

核心提示: 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强强对话!

2021年12月17日,在“2021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发展年会-复合移动机器人专场”的圆桌讨论环节,业内代表企业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AGV+协作机器人融合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主持人:CMR产业联盟秘书长 李进科

特邀嘉宾:

优艾智合创始人&CEO 张朝辉

艾利特机器人副总裁 吴非

节卡机器人营销副总裁 孟小波

仙工智能大客户总监 刘洋

天津牛耳机器人副总经理 李瑞贤



CMR产业联盟秘书长、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 李进科

如何实现协作机器人与AMR的协同

复合移动机器人刚刚起步,作为新兴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但面临的问题也多种多样,如何实现协作机器人与移动机器人间的协同,是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优艾智合创始人兼CEO张朝辉表示:“优艾智合从2017年开始推动与协作机器人的合作,最初的复合机器人都是采用一套控制器,同时控制机械手臂和移动机器人。在2018年10月份之后,公司认为应当尽量避免过多介入对协作机器人的控制,在学术研究里,往往强调功能耦合,发挥更高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认为功能解耦很重要。因为要求协作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配合非常紧密的应用场景很少,更多场景下,是一个控制发送给协作机器人,由其来实现其规划,而不苛求协作机器人用同一个控制器。如果用同一套控制器,那么当移动机器人版本升级时,无论硬件或软件都需要重新测试,时间成本过大。因此,通过解耦的方式实现快速调度,是目前符合大规模应用场景的较好方式。



优艾智合创始人&CEO 张朝辉

经过几年在客户现场的打磨和与其他协作机器人厂家的合作,优艾智合在软硬件层面都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硬件层面工装的基板、控制,软件层面的协议打通,都已经走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目前已经相对成熟。接下来就是协作机器人企业和移动机器人企业如何共同努力,将工艺流程和协作中的各细节点一一敲定和打通,使协作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更加轻松。”

艾利特机器人副总裁吴非表示:“艾利特从2018年开始接触协作机器人与移动机器人协同的应用,但当时时机并不成熟,一方面是由于造价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机械臂、相机和AMR都没有充分准备完善。现在我们认为,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协作层面,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作为机械臂企业,我们也认为制定一个标准对于复合机器人行业是必要的。因为这种类型的应用很新,即便客户也不清楚应该完成什么样的标准,复合机器人的应用也很高端,需要连接相机、电动夹手、机械臂以及AMR等,难度比较高。

我的建议是各司其事,做好自己。艾利特机器人会把机器臂做得更加轻便,更容易通讯,控制系统更加开放,根据艾利特机器人产品的特殊形态,定制复合机器人型号,尽可能缩减集成,降低客户现场部署时间,降低人力成本,让产品性价比更高,有更多部署场景。”



艾利特机器人副总裁 吴非

节卡机器人营销副总裁孟小波表示:“节卡机器人从2017年开始做协作机器人,在2018年开始接触复合机器人,当时的做法是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分开作业,如果要将二者结合,需要通过第三方集成商来进行,无论过程还是配合,都比较困难。在标准方面,我们与其他企业合作过程中也遇到相应问题,比如研发人员之前使用的国产A厂商的机器人,在切到节卡的时候,无论是习惯、通信还是接口等,都存在差异,给研发人员带来许多重复性的工作,研发人员的热情和积极度都非常低,所以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协作机器人还是移动机器人,大家目前都朝同一个方向发展,配合度也越来越高。节卡在与AMR企业合作中,发现尽管节卡的控制柜本身很小,但许多AMR企业会将控制柜拆掉,把其中的关键电路与其自身的结构进行重构,所以节卡会把控制柜做得更小型化,更加友好,希望能与AMR或AGV企业一起,加速推动复合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节卡机器人营销副总裁 孟小波

仙工智能大客户总监刘洋表示:“仙工智能最开始做SRC导航控制器,就是想把门槛放低,让更多伙伴进入到复合机器人这一领域。2018年至2020年的复合移动机器人出货,每年最多五六百台,但这一领域的蛋糕远远不止这么大。说明接入的厂家太少了,因此,仙工要把门槛降低,让制造更简单,进入的厂家多了之后,蛋糕会越来越大,一只狼可能只能盯着一个羊圈,但一群狼可以征服一小片森林。

我们非常期望联盟可以设定复合移动机器人的标准,不仅是行业标准,也更希望有制造标准,至少仙工一直在努力。无论是从底层的SRC导航控制器还是接口协议亦或是软件控制,仙工都是开放的。在仙工智能的网站上,有许多下载链接,包括接口协议、通讯协议、资料、硬件接线图、技术文档等。我们期望门槛降低后,有更多的企业可以进入这一领域,搭建好整个行业生态。对于复合机器人这个行业来说,远远不止现在的方向,还应当更向前一步。”



仙工智能大客户总监 刘洋

天津牛耳机器人副总经理李瑞贤表示:“牛耳机器人也遇到同样标准化的问题,包括移动机器人的机械接口、通讯、软件、甚至末端的传感器、集成工具等。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解决如何在现场更容易部署,方便工程师快速解决问题。现在还是以定制为主,现场周期很长,以至于各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多。因此,我认同大家的观点,即制定一个统一化标准,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使客户认可这一技术方向,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



天津牛耳机器人副总经理 李瑞贤

复合机器人应用场景构想

当复合机器人的应用走入了移动机器人应用的深水区,其面临的行业和应用的场景有哪些?

张朝辉认为:“我们判断,复合机器人的需求点与仓储机器人不太相同,因为仓储物流很容易做到标准化,但复合机器人大概率是要跟各种不同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的工艺需求将会非常复杂。目前,复合机器人开始规划上量,比如优艾智合在半导体和3C领域应用较多,在能源行业有配电房作业,把单一的功能逐渐在以上三个领域做起来。

虽然有其他各个领域企业寻求合作,但优艾智合目前专注于可以优先规模化的领域,在实现规模化之后,再探索其他可以被规模化的领域,当一些项目还无法规模化的时候,就不能投入太大的精力。我们认为,目前电子半导体行业、能源行业、合成生物行业逐渐有规模化的可能。对于优艾智合来说,公司的节奏是先在蛋糕大的领域进行应用,再跟大家共同探索较小的领域。”

吴非则表示:“从艾利特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复合机器人是有一定的市场的,机械臂只是起到了人的手和胳膊的作用,但人在工厂或室外作业的时候,还有腿。所以,AGV/AMR和机械臂的组合,基本可以完成一个人在进行工作的状态。规模化会让企业的经营效益变得更好,但受限于成本和非标准化问题,我们无法在各个场景都试探,但是不论是机械臂、AMR、3D相机还是柔性夹爪等,各个企业都在自己的领域上寻找行业和应用的突破。从艾利特机器人的角度来看,规模化场景可能在CNC、大型建筑架构上下料、医药领域和半导体行业这种相对来说功能比较明确,定义比较清晰的场景。”

孟小波表示:“我们接触的应用机械臂和复合机器人客户,有几个特点,一是最初都是在室内场景,包括CNC、半导体等领域进行应用,而目前的趋势越来越向室外场景进行应用,比如供电站巡检,室外机房检测;另一个特点是越来越向民用方向发展,今年受疫情和生物制剂发展影响,传统医院的检测、隔离酒店分拣等,都应用了复合机器人。在精度方面,机械臂的精度能够与机器人进行配合,因为机器人的精度都是由谐波减速器来完成的,我们会根据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给客户提供从毫米到零点几毫米的不同精度。”

李瑞贤表示:“复合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节省空间,使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安全性相对较高,车间布局会更加简明化长期投资对企业来讲应该是有利的,但目前因为价格等原因,应用尚不广泛。目前企业关注的问题是精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我们未来将会在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提高。另外,我们还有一些客户对工厂的信息化收集问题比较关心,这个行业空间很大,我们的想法是将产品做得更好,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价值。”

刘洋则指出,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复合机器人市场巨大,面向的行业不仅限于半导体、3C和智能巡检等;另一方面,应当先将行业标准确定下来,再主攻下一个行业,做到稳扎稳打。

半导体行业智造改造的难点

对于复合移动机器人而言,半导体行业既有市场也有应用,但同时,进入半导体领域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张朝辉表示:“做半导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客户的信任成本很高,优艾智合从2019年开始进军半导体行业,但直到今年才签下第一笔订单。期间,甚至有在一个客户那里Free Demo十个月,十个工程师在现场的情况。但在第一笔订单后,我们几乎在半导体行业爆发式增长。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机器人搬运的是非常难以获得的资源,一些晶圆100万一盒,最多时我们的一台机器人上放了20台晶圆盒,所以对于客户来说,试错成本非常高。

在我们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前,该行业前段几乎没有国产厂商进入,比较封闭。现在之所以开放,是因为中国在半导体前端的投入过大,仅拿出一小部分就可以做物流,市场增速较高。但是其中的风险也很高,所以我们只能脚踏实地,花费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其中的工艺,只有对工艺的理解才是复合机器人在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价值。目前,优艾智合从前端到软件端,再到项目端,几乎有超过百人的团队来服务半导体行业。”

孟小波认为,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挑战是流程太长,但之所以看好这个行业,也正是因为流程长工序多,才有更多的工位提供给企业去做。

刘洋表示:“除3C电子外,半导体行业是复合移动机器人接入较早的行业。在半导体芯片行业做复合移动机器人项目,其投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行业比较新兴,对于基本的流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客户的需求也没有统一标准;另一方面半导体芯片工序繁杂。对于AGV或复合机器人厂商来说,投入成本较大,所以接入半导体行业存在一定门槛。虽然仙工一直强调把门槛降低,但进入这一行业前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投入压力。针对半导体行业,我们要稳扎稳打,先把这一行业做过的项目流程确定好,产品验证好。”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