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虽然受到疫情的进一步影响,但对于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来说,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也是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的一年,是行业新五年的开端(2015-2020年为一个较为典型的发展周期),也是行业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的重要时节,再次展示了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在政策引导、市场宣传等多重利好下的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1年度,中国市场企业整体销售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72000台,较2020年增长75.61%,市场销售额达到126亿元(海外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营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同比增长50%。
经过了2021年的高速发展,2022年开年,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走向如何?在企业走访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对一季度行业一些动态及发展趋势做了系列分析,希望能给联盟企业提供些许参考!
产品——技术迭代为主,穿梭车成热门
根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2年一季度企业发布面向工业领域应用的移动机器人近10款,包括AMR、叉车AGV、港口AGV等。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已有产品上的迭代升级。
从产品角度上看,目前整个行业移动机器人产品形态已经相对完善和稳定,企业当前更多的都是在已有产品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迭代,使其能更加适应应用场景的需要。
值的注意的是,一季度,包括劢微、极智嘉、旷视科技三家企业都发布了四向穿梭车及其解决方案。
劢微希望通过新发布的「智能四向穿梭车MW-Z1」从搬运场景进一步拓展到存取场景;旷视的四向穿梭车填补了其在自动化立库领域柔性解决方案的空白;极智嘉四向车上存下拣解决方案,则通过四向车与P800拣选机器人的配合,进一步提升拣选和存储效率。
可以看出,在移动机器人产品之外,基于拓展业务场景的需要,一些企业也开始“跨界”扩充产品线。
市场——国内受疫情影响,国外拓展加速
国内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超2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尽管整体经济仍然是正向增长,但疫情还是給各行业带来了程度不一的影响。
从3月开始,国内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封控管理的区域在扩大,尤其是作为华东中心的上海疫情持续蔓延,使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上海整体的制造业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厂商不得不被迫减产或停产,这对AGV行业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对于AGV/AMR企业而言,首先,生产活动的停滞对设备的需求会减少,尤其是华东地区是AGV/AMR的主要市场之一。受疫情持续影响,一些终端厂商大的招投标项目延后,小项目则开始压缩投资;其次,前期企业签订的一些项目,后续的交付面临着诸多阻碍;最后,一些AGV企业总部就在上海,在整个城市停滞的情况下,日常运营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尽管华东市场从3月开始被按下暂定键,由于一季度前期整体市场需求的向好,大部分企业从业务订单上看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略有增长,但普遍没有达到今年的预期目标。
海外市场订单需求增幅大
2021年,中国移动机器人企业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海外销售额达到了25亿元。占整体市场的20%,不少企业的海外销售占比得到较大提升,这也表明走向国际市场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图表:2021年度中国企业工业移动机器人在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比
2022年一季度,尽管存在疫情、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等因素,但中国AGV/AMR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并没有停下,近期,在海外系列展会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中国AGV/AMR企业的身影。其中,迦智科技、海康机器人、优艾智合、劢微机器人等携系列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了“韩国SFAW展会”;极智嘉、国自机器人、牧星智能、中力、未来机器人等企业则在“美国MODEX2022物流展”展示了其核心产品;仙工智能携端到端工业物流解决方案亮相日本机器人展等。
除了积极参与展会外,企业们也在通过与当地集成商或国外相关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业务。如极智嘉与博世力士乐于2022年3月签署北美地区合作协议,双方将进行资源共享,合作拓展北美市场;海柔创新在3月宣布与美国两家仓储物流自动化行业伙伴Tompkins Robotics和Storage Solution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深耕北美市场。快仓则通过扩充海外本土化团队、推出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加速海外专利申请和安全认证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海外业务。
2022一季度海外项目主要集中仓储与跨境电商,极智嘉、快仓、海柔等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未来,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和缓,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整体市场的拉动,国外市场显然将成为中国移动机器人企业竞争的一大着力点,且是国产企业和品牌更好突破的窗口。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与话语权将会愈加具备竞争力。
行业——新能源需求依旧强劲
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显示,2021年,新能源电池市场占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整体销售市场的8.4%,增速明显,是2021年度最受瞩目的细分行业。
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行业依旧火热。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公司持续推进新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其中开工项目39个,投资总额超2794.45亿元;投产项目8个,7个公布投资金额,总额达111.91亿元。此外,一季度,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铜箔、锂电设备在内的相关新公布订单已达45个。
新能源行业投资扩产带动了相关设备的需求。一季度,蜂巢能源与三一机器人签订协议,在产线数字化升级、智慧仓储物流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此次合作签约总金额约1.07亿元,涉及蜂巢能源湖州、盐城和遂宁三地工厂,三一机器人将为蜂巢能源提供全厂智慧仓储物流解决方案和产线各工序间自动化运输服务。
此外,包括新松、佳顺智能、今天国际、海康机器人、未来机器人、珠海创智、蓝芯科技、华睿科技、斯坦德及迦智科技等企业一季度在新能源行业业务也在稳步推进中。
除新能源电池外,一季度光伏市场也呈现“淡季不淡”的现象,新增装机量超预期,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公布扩产计划,这对于下游的设备厂商也是利好。
传统汽车行业AGV/AMR需求下降明显,基本以小订单为主。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0.2%。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略有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从汽车供给端看,芯片短缺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企业产品制造成本,车企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总体形势不及预期;从汽车消费端看,消费动能明显不足,与同期相比呈现一定幅度下降。在此背景下,传统汽车行业今年一季度对AGV的需求有所回落,一方面在于行业整体的不景气,另一方面,去年汽车行业大批集采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也透支了市场需求。
AGV/AMR在汽车领域的增量空间大部分集中在新能源车这一板块。一季度蔚来汽车合肥工厂、小鹏汽车总装车间都有千万级项目面向移动机器人企业招标。
一季度,航天军工行业热度上升,释放了不少项目,主要特点是项目小,利润高,当然进入门槛也高。
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大项目较多,国自机器人、CSG华晓、临工智科都拿到了五千万至近亿元项目。
石油化工行业,艾吉威近期连续获得了多家化工行业客户订单。
半导体行业一季度落地项目较少,多数企业在框架谈判中。
除上述行业外,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趋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考核标准。对于运营大型工厂及工业园区的企业来说,为迈向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其绿色转型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之举。而“绿色工厂”的打造,需要在生产端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碳排放,不仅包括工厂本身的能源消耗积极转化为清洁电力,还需要诸多数字化技术辅助,使产品的制造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从而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对于AGV/AMR企业而言,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行业将大有可为,企业可以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在企业推动绿色工厂建设过程中,AGV/AMR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融资——共7起,普遍在亿元级
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22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共发生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7亿,其中5家为联盟企业,包括斯坦德、仙工智能、劢微机器人、蓝芯科技、木蚁机器人。
从资金投入来看,大部分企业融资金额都在亿元级以上,资本对行业的投入正在加大。其中斯坦德与仙工智能更是获得了数亿元的融资。
而从控制器切入市场,到目前已经拥有工业物流全场景解决方案的仙工智能,近几年也处于高速发展中。据了解,仅2021年,仙工智能就为半导体、3C、锂电、光伏、汽车零部件、PCB、纺织、医疗等行业,打造700余个落地项目,项目交付率达100%。
聚焦于无人叉车与视觉AMR应用的劢微机器人与蓝芯科技,也属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细分赛道的代表企业之一,劢微机器人已经累计服务上百家大型企业客户,蓝芯科技的系列视觉AMR也已在工业制造各场景广泛落地。
从投融资轮次来看,移动机器人领域投融资主要集中在A、B轮,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成长期。而从业务方向来看,除千巡科技与汤恩科技外,其余企业业务方向均聚焦在工业应用领域,金额也都在亿元级别。工业领域的应用相比商业领域要更加成熟,不论是从市场培育还是规模化落地应用来看,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目前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且伴随着智能制造及新基建等政策的推动,资本普遍比较看好工业应用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发展态势与行业预警
供应链紧缺,原材料面临涨价
一季度,受俄乌冲突,中美危机、疫情及原材料涨价等影响,移动机器人一些核心零部件如激光雷达、电机等都面临着涨价的风险,尤其激光雷达,一些国外主流厂商都相继上调了价格;同时,有部分电机厂商也发布了涨价公告。
除价格上涨外,交付也是主要问题,移动机器人有大部分核心供应链厂商的工厂都在江浙沪地区,疫情对整个江浙沪的物流运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材料的供应难以保证,成品下线后也难以交付给客户。
当然,对部分国产供应链厂商,尤其是激光雷达企业而言,也算迎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国外企业的供货受到影响,但本体厂商的项目需求不能等,寻找国产替代成为必然趋势。国内的激光雷达厂商应该及时把握这一窗口期,提升技术能力、打磨产品。
项目交付与回款难
伴随着移动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订单额暴涨背后,对企业的交付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保交付”正在成为整个行业的重点话题。
为了保障交付效率和质量,除了培养自身的交付团队外,当前,一些企业开始大力拓展渠道,赋能合作伙伴,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提升交付能力。
如快仓智能设立了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引导合作伙伴的项目经理深刻理解快仓的交付方法论。可提供通用可靠的机器人集群和后台操作系统,以及输出工具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交付能力,通过培训体系,深度赋能合作伙伴。
事实上,包括极智嘉、华睿科技在内的一些企业早前就开始在渠道开放等方面进行探索,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非标定制属性很强的行业,成长初期企业项目不多可能影响不大,但当企业进入到快速成长期,订单暴增,完全依赖自身的交付团队去实施项目对企业资金链及交付团队考验巨大,因此,赋能合作伙伴,是当前头部企业转移交付压力的主要手段。
预计在三、四季度诸多企业会面临交付难的重要课题。
单品技术到方案技术
2021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的市场出现了诸多变化,其中由原来的主推产品单品技术逐渐转变为主推方案技术,也就是企业本身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越来越强,应对于不同领域也更强调解决方案而非产品本身,这是行业技术的进步,也是市场快速扩张的必然产物。
2022年,行业依旧延续了这一发展态势,如优艾智合发布了PCB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极智嘉推出一站式上存下拣解决方案、井松智能的“智能堆垛重型解决方案”、中力机械全新发布的“五大智能搬运新模式”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企业也在大力开发数字孪生等技术和规模技术,未来组合方案将会是企业竞争的常态和主力。
行业标准化进程加快
2022年以来,在联盟的推动下,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化进程则正在逐渐加快。近期,由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牵头及16家行业主流企业联合编制的《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复合机器人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CMR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截至目前,联盟已经制定了11项团体标准,2022年,联盟还将制定《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无人叉车技术规范》、《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箱式仓储机器人技术规范》、《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与其调度系统数据接口规范》三项团体标准。
结语:坦率地说,这个春天,是最让人煎熬的一个春天。太多的意外,有黑天鹅,也有灰犀牛。总体来看,一季度由于2021年底一些项目的延后,所以整体表现不错,但是我们行业真正的考验在二、三季度,疫情与供应链的影响会集中在二、三季度显现出来。所以企业要做好过一个短暂“冬天”准备,迎接第四季度到来的需求爆发。从长远来看,疫情会进一步加大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升级意愿,但就当下而言,疫情蔓延之际,企业如何保障交付、做好供应链管理,维系日常正常运营等是关键。
结合当下形式,联盟企业更需要抱团取暖,抱团去海外要市场,打市场;摈弃自杀式的行业价格战,广积粮,深挖洞,国内练兵,海外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