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机器人产业正可谓盛况空前。不仅在面临着少子高龄化和人手短缺问题的日本,新兴经济体也由于人工成本上涨而使得自动化需求持续增长。从大型机器人企业到零部件厂商都在竞相增产。伴随与人类共同作业的“协作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术的进步,机器人产业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不断进化。
统计数据也揭示了机器人产业的旺盛局面。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日本工业机器人2017年7-9月的总出货额(基于会员企业算出)同比增长33.9%,增至1959亿日元。
该工业会在2017年年初时曾预测,全年的工业机器人生产额(会员与非会员企业合计)将同比增长7%,达到创记录的7500亿日元。实际增幅更是远远超过年初的预期。如果目前的生产状况持续下去,把非会员企业也计算在内的话,全年的生产额必将超过8000亿日元。为满足空前高涨的机器人需求,大型机器人企业正在加紧增产。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企业发那科投资约630亿日元,在茨城县筑西市新建月产能最高达4000台的机器人工厂。预计新工厂完全投产后,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产能将达到目前的1.5倍以上,增至月产1.1万台。
同样是工业机器人全球四强之一的瑞士ABB也在行动。ABB计划在今后1~2年里将工业机器人的产能增加超过一倍。此外,川崎重工业也把用于生产半导体的“无尘机器人”的月产能由目前的700台提高到2000台。
一方面,零部件厂商也在加紧应对当前局面。“精密减速机”是机器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大型生产企业Harmonic Drive Systems将建设新工厂,把日本国内面向工业机器人的减速机产能增至目前的2.5倍。到2020年前把日本国内产能从目前的8万多台提高到20万台。此外,在非机器人用减速机领域,也在筹建新工厂,预计仅日本国内的投资额就最高达到300亿日元。
为什么机器人需求会如此旺盛呢?可以说中国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在人工成本上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产业振兴政策。希望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企业积极采用机器人。许多观点指出,电子产品代工服务(EMS)企业大量引进机器人拉动了需求增长。
为争夺中国需求,各大机器人厂商纷纷扩大在华生产。美的集团旗下的德国库卡在中国新建两家工厂,准备2019年年底前把在华产能增加到目前的4倍。三菱电机将从2018年6月起开始在中国生产工业机器人。加上在日本的生产,总产能将提增至2016年的1.5倍。库卡将在中国增设上海、广东两处新工厂以扩大在华产能。其中2018年1月将在上海投产第二家工厂欲扩增产能至目前的2倍达2.5万台。第三家工厂将于2019年在广东建设产能目标定为目前的4倍达5万台。
安川电机除了着手在中国工厂增产外,还正式与美的集团开展合资经营。致力于把双方联合开发的护理及康复机器人投放市场,还将对外销售面向工厂的自动化系统。
在机器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使用更方便、更聪明的机器人受到青睐。各家厂商纷纷开发能与人类一起工作的协作型机器人,推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机器人上的研究。机器人相关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或将大幅改变的日本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