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扫地机器人公司发起专利诉讼 涉及3家中国企业 - 每日要闻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信息网站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要闻 >>正文
分享34K

美国扫地机器人公司发起专利诉讼 涉及3家中国企业

发布时间: 2017-05-05 05:05:36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 美国知名的扫地机器人公司iRobot在4月18日发起了专利诉讼,包括三家中国企业在内的共11家企业面临侵权指控。

美国知名的扫地机器人公司iRobot在4月18日发起了专利诉讼,包括三家中国企业在内的共11家企业面临侵权指控。

国外的公司则包括Bissell、Hoover、皇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bObs这是11家企业包括三家中国公司以及8家外国公司,中国公司分别是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莱宝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ep、Black & Decker、松下企业有限公司等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另外两家扫地机器人的主要企业科沃斯、三星并没有在起诉名单内。

深圳智意目前有自己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而苏州莱宝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为代工厂,为其他八家国外的被起诉企业中的几个公司在做扫地机器人的代工业务。

iRobot是在4月18日提起的诉讼,按照往常的惯例,美国337专利调查发起后,一般30天后立案,再过45天有初裁结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5月17日左右决定是否立案调查。5月3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在北京召开美国扫地机器人337调查预警工作会,来自深圳和苏州的3家涉案企业均参会,并表示积极应诉。

“337调查”是由于美国企业通过向ITC申请,认为在美国进口贸易中存在不公平的行为,进口产品侵犯了该申请企业的美国知识产权,对该美国企业及美国进口贸易造成一定的损害。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是在美企业特别是美国本土企业进行商业战略布局和竞争的有效手段,其特点一是时间进程非常快,一般12到16个月结束,二是措施严厉,只要是不应诉或者败诉就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尤其是普遍排除令这一最具杀伤力的手段。普遍排除令一旦签发,列入其中的产品不论来源、产地、进口商、所有人、销售商等,均一律不得进入美国进行销售,而不限于调查中所涉及的企业。从开始实施“337调查”到现在,美国只发起了1000多次“337调查”,这也说明美国在发起“337调查”的时候非常慎重。

中国机电商会曾经在去年连续几次帮助平衡车企业抱团应对美国的337调查,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机电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337专利调查,一般动用两三个专利,这次涉及六项专利,说明iRobot公司是有备而来”。

IRobot为扫地机器人市场领先者

作为全球家用机器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iRobot目前在美国拥有约300项专利,在全球拥有超过900项专利技术。

iRobot的市场份额约15%。iRobot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olin Angle表示,作为家用机器人的先驱,iRobot已经大力投入开发机器人技术和保护知识产权,如果允许山寨,其美国的业务可能会受到威胁。在iRobot看来,诉讼是国内美国工业与国际模仿者对抗的一个案例,被指控的竞争对手侵害了公司六项不同专利中的一项或多项,因此iRobot要求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进行制裁,并且阻止进口冒牌的扫地机器人。

从 iRobot提及的六项专利来看,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如何通过传感器系统、光学测距系统进行避障、覆盖打扫的区域;其二是如何和垃圾箱、传感器、集中控制器进行组合,一起工作来整理房间,包括在扫地机器人上设计一款遥控器进行控制。

扫地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扫地机器人作为清洁机器人的一种,其针对的目标用户是所有家庭,其需求痛点恰恰是为了使人们从日常地板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它迎合了市场痛点的需求。最早的扫地机器人来源于伊莱克斯、戴森等领衔的吸尘器行业。

2002年伊莱克斯在原有高质量吸尘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叶虫”扫地机器人——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动扫地机器人。随后iRobot公司先后生产了7代家务机器人Roomba,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代表产品系列。

2010年左右,国内的扫地机器人品牌纷纷涌现,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目前,国内市场已拥有几十家扫地机器人品牌,如科沃斯、iRobot、福玛特、地贝、Xrobot、海尔、美的、Prosenic、飞利浦和三星等。但是,本土成立且具备核心研发能力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占比并不高。

根据GFK数据,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在5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达到75亿元人民币,2018年则将增长至120亿元人民币。扫地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而目前,美国市场跟中国市场是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但是就算是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美国家庭智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为16%,国内沿海地区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则为4%-5%,内陆地区的渗透率则低至0.5%。

由于中国中产阶级的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受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影响,人们希望更多地从繁琐的家庭日常清洁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无疑是清洁机器人进入家庭的市场诉求。

iRobot等国外公司瞄准了有潜力的中国市场,据iRobot预计,未来5年,中国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会在11亿-17亿美元之间。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iRobot、戴森等公司看中了中国的中高端消费市场。而国内的新进公司也逐步走向欧美、日韩市场也带给了iRobot一定的压力。

5月3日的预警工作会上,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派员参会指导,6家专业律师事务所应邀到会提供专业意见。其中涉及其中的三家中国企业均表示积极应诉。

据专家分析,众多扫地机器人特别是中国企业的进入会大幅拉低扫地机器人的售价,影响iRobot的利润,因此iRobot不得不利用专利门槛来将这些企业赶出市场。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百亿潜力的巨大市场,中国企业一定要积极应诉,更应该积极的积累专利来打破专利门槛。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