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机器人行业近几年迅猛发展,与多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有关。据了解,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无人工厂”的开建会缓解我国目前的用工荒吗?
曲道奎: 2000-2012年,普工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其中,制造业工人工资复合增速为13.6%,用工成本上涨加上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往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招工难”,近年来在中西部地区也频繁出现,这些都成为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手。而十年来,机器人成本则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从十年前的近几十万美元一台,下降到现在一台均价13万美元左右,便宜的只需要几万元人民币,而技术水平、使用性能则不断上升。所以说,节省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用更多机器人代替人力,将不再是应急之举,而是大势所趋。
至于是否能缓解用工荒,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是”或“不是”。机器人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可以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美的空调在2010年就开始在车间广泛应用各类三轴、四轴机器人了。2011年下半年,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提出“精品战略”,带动机器人应用也进一步提速。2011年,美的空调达到500亿元营业收入规模时,他们的工人数量超过5万人。到2014年,美的空调业务总营业收入接近700亿元,其工人数量已经缩减至2.6万人。截至目前,除了在顺德工厂建成全自动遥控器生产线外,美的空调还在其他地区工厂建有3条全自动生产线。经过前几年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改造,美的空调工厂的注塑车间,在无开灯照明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稳定运行,钣金冲压已实现无人运行。
但并不是说机器人来了,我们就不需要人了。后浪总要推前浪,但不是把它拍在沙滩上,而是推向蓝海。目前一个机器人高端集成应用的技术人才,年薪高达50万元,而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员,近一年来工资已涨了一倍,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将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雄起而迎来新的事业起点。机器人始终需要人来操作、维护、保养。人和机器的关系属于一种控制链的关系,因此只有人与机器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机器人产业的壮大又为机器人服务人才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人的作用不可能完全被机器人代替,眼下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目前普通企业中最缺乏的就是具备先进机械操作和维修技术的工人。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但服务费用高昂,甚至人工费用需要按小时计算。东莞即使建立了无人工厂,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人。在无人工厂建成后,仍需要一些软件系统、中后台管理人员,大概需要200人;若按目前的手工操作生产水平来计算,则需要超过2000个工作人员。这对企业员工素质、生产线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实现自动化,再次就是智能化,然后是信息化。这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不是赶时髦,是必须得做的。不仅我国,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这部分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人力资源》:机器人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代替了一些高成本、高危险、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有人说,机器人的发展会让未来中国的蓝领消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曲道奎:一小段的阵痛是一定会有的,但是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杞人忧天。我们可以简单回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问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补充和取代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则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定义成“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成为“工业4.0”的三大主题。实际上,德国工业4.0与美国工业技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在本质上相差无几,即是利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改造制造业。牛津大学迈克尔·奥斯本预言:在可预见的20年内,47%的工作将被计算机和机器人取代。每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会给社会带来一段阵痛,这种阵痛实质上是优胜劣汰,倒逼企业找准风口,迅速转型升级。
至于“蓝领会消失”这一说法,我并不认同。“机器人换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与改革开放初期每年新增1000多万劳动力不同的是,未来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每年减少300万至500万劳动力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在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传统劳动力,不仅因为劳动力成本高,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背负着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以延吉卷烟厂为例,过去生产一盒烟,从烟丝进料、钢印供纸、卷制成型和烟支切割到烟支供给、滤嘴供给、接装纸供给,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一道程序需要太高的技术,却耗用了大量的生产一线工人即蓝领。而自从延吉卷烟厂引进机器人以后,生产一包烟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不需要任何人工流水作业。
由于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大,而从事机器人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性人才变得供小于求。从长期来看,这种长期的供求矛盾,会驱使市场上一部分普通工人向从事机器人生产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转变,另一部分则转向服务领域,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制造业员工为例,其员工结构将从“金字塔”结构转变为“菱形”结构。所以说,并不是蓝领消失了,而是蓝领将逐渐“变色”。我觉得用人单位应该重新给蓝领下定义。这种生产流水线作业,即便是没有机器人代替,对于个人而言也没有任何职业发展可言。只是机器人的出现,会强迫个人尽快适应形势。比如,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维护保养,蓝领们可以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如何维护和保养机器人,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很匮乏的。因此,蓝领能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力资源》:“机器人换人”的步伐越来越快,除了提高生产率、降低用工成本之外,机器人对未来劳动力市场还会带来哪些冲击呢?
曲道奎:虽然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冲击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但它并非没有带来工作机会,在技术型人才需求上将保持旺盛态势。研究表明,在未来八年中,将会创造多于200万个工作岗位,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是制造型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机器人和自动化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是它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处理,这就无形中带动了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就业途径,产生的新岗位也是非常多的。随着工业机器人的逐渐普及,出现用工结构逐渐转型、新兴行业人才短缺以及体力劳动将逐步被工业机器人替代的现象,这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机器人的引入,将使产业结构高端化,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类型需求、数量需求以及质量需求的变化。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操作,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方面,使人力资源管理从相对“低端”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出来;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高端演化——思想管理和技术培训。机器人抢走了人的岗位,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岗位。这种变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效应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也是人力资源学者需要进一步细致研究的问题。
《人力资源》:今年最火的词汇莫过于“互联网+”,机器人行业自然也不能错过这次风口,寻找“互联网+”概念与机器人在升级改造传统制造业过程中的“中国式”契合点,促使我国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走出一条比单纯的“机器换人”更好的路径,打造出一条同时利用产业工人和机器人技术双重优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机协作”之路。从这方面,您如何看待“互联网+机器人”模式?
曲道奎:我认为“互联网+机器人”才是真正的工业4.0。“互联网+”我认为表达成“+互联网”似乎更为准确。“+”前面是各个行业在长期深耕之下打下的坚实行业基础,然后再找出自身业务与互联网最为契合的结合点。如此,与互联网的业务整合,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但是目前有很多“互联网+”模式都进入一个盲区,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说把星巴克搬到网上去卖,就是“互联网+星巴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大幅度降低中间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房地产销售行业因此受到的冲击尤为引人关注。我曾经与新松人力资源部的苏部长探讨过类似的问题,他的一些观点让我很受启发。“互联网+”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比如,我想买一辆车,传统的做法是我要去4S店,看车型,互相比较,下订单,如果没有现货,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可是如果在“互联网+机器人”的交易模式下,我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在网上设计出自己的车型和颜色,然后直接在生产厂家下订单。目前用机器人生产一台汽车最快可以达到一分钟一辆,再通过机器人送货上门,“想”与“得到”的距离可以用“分分钟”来计算了。再比如我想买一台冰箱,传统的做法是去商店,在固定的款式、容量下选择,买家的自主选择度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用“互联网+机器人”模式,我就可以根据自己房屋的大小、墙壁的颜色以及装修风格设计出适合房屋的冰箱款式,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绘上各种图案,直接在网上下订单,而且用机器人设置好规格去做还避免了人为产生的失误。我认为,达到这种程度,才算是真正的“互联网+机器人”,而不是简单的机器人代替人。总结一下“互联网+机器人”的特点,主要有:(1)去渠道化;(2)信息对称化;(3)去时空化;(4)产业寡头化;(5)产品优质化;(6)产业链细分化;(7)产业平台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市场不但远远超过工业机器人,其未来的市场地位将可能和现在的家用消费类电子电器市场相媲美。比尔·盖茨就曾撰文表示,如果他现在是20岁的话,肯定会选择机器人作为创业首选目标。他预言,机器人创业将会再现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崛起之路,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