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借是换还是拼?—机器人话语权该走哪条途径 - 市场分析 - 产业资讯 -AGV产业联盟官方网站 -新战略机器人网-工业、服务、AGV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正文
分享34K

是借是换还是拼?—机器人话语权该走哪条途径

发布时间: 2017-05-01 07:05:23 来源:新战略机器人网

核心提示: 国产机器人产业打破国外垄断还要多久?随着国家科研经费逐年上升,还有欧美政府放松中国海外并购,无论是内部技术攻关还是对外买技术,阻力都越来越小。相关技术基础正逐渐形成。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强强联手、并购与国产化,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国智能造实现弯道超车。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陈然

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7年中国生产使用的机器人总量将达到42.8万部,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第一使用大国。在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本土品牌机器人仅占4%,国产机器人诸多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就传感器而言,高端传感器几乎都是要外购,核心零部件缺失严重抬高国内工业机器人成本,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高端产业低端化”趋势,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2016年机器人发展规划发布时指出,中国机器人的“三化”问题比较突出:核心技术空心化、关键零部件进口化、高端产品边缘化。

那么国产机器人产业打破国外垄断还要多久?随着国家科研经费逐年上升,还有欧美政府放松中国海外并购,无论是内部技术攻关还是对外买技术,阻力都越来越小。相关技术基础正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强强联手、并购与国产化,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国智能造实现弯道超车。

1、市场换技术

熟悉本土作战是国内企业的先天地缘的优势。强强联手,“师夷长技”,又何尝不可?

 QQ截图20170501190731 

日前,长盈精密与安川电机在东莞松山湖成立合资公司——广东天机机器人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小型六轴工业机器人,改变国产机器人质量差以及缺乏核心技术的现状。
早在1996年,日本安川电机与中国首钢总公司和共同投资,成立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其中日本安川电机持股55%,中国首钢总公司持股45%。

2015年,日本安川电机与美的的合作,各自斥资2亿元成立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家合资公司,聚焦康复护理、助老助残产品等商用领域,美的主要承担服务机器人公司的运营和市场工作,技术工作则由安川负责。

因为日本自动化非常成熟,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品牌企业之一,安川掌握着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等机器人核心技术,安川机器人性价比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强者恒强,这也是一些原本水土不服的外企可以在我国市场纵横捭阖,雄霸天下的原因。

一些国产机器人企业负责人曾说,不少国际机器人企业已准备和中国企业合作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提前布局。

谈及与安川的合作,相关负责人透露,牵手安川之后,安川的技术人才和大量专利技术,可以给合资公司带来巨大支持,这也将成为天机机器人区别于国内其他同类企业的核心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国产企业不在核心技术上突破,很可能出现中国的扶持政策,火了国外的企业。

2、拿钱买技术

机器人产业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资金也是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内家电业的代表,美的的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为了实现在新产业上的跨越式发展,美的发挥其利用资本上长袖善舞的优势,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先进技术的快速整合。

“继与安川电子合作成立两家机器人公司,又参股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7.8%股权后;2017年,美的集团斥资292亿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尘埃落定,随后又将以色列传动装置厂商高创50%的股权纳入囊中,三项大手笔出海投资,将美的发力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司马昭之心’彰显无疑。”尽管业界人士对美的“买买买”的血拼之路持观望态度。

美的在2015年才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部门,集团以“全球化企业”为发展方向,在智能装备市场的布局采用“开发+收购”的方式。

笔者认为,美的开辟的“第二条跑道”即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再造一个美的’的契机。收购整合,以资本换取核心技术,让美的迅速跟上国外同行的步伐,同时也使其在短时间内与国际领先企业看齐,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基于原点的研发设计。 

作为制造业,如果只有‘造’,没有‘制’,通过合资、并购方式获得国际先进技术,但如果仅仅依赖于他人,本土工业‘制’的部分经过了几十年,到后来可能依然没有发言权。

3、自主化研发

对于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而言,发展分三步走:生存、壮大、最后是国际化。不断适应形式的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继美的大手笔收购了库卡、以色列Servotronix等机器人公司后,格力也高调加入智能装备之争,推出自主研发的四轴、六轴机器人。同是家电企业进军机器人领域,方式却各不相同。

格力则更为侧重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董明珠认为,单靠买是买不回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才是真正的出路。因此,格力做机器人,没有选择收购,而是自己招募技术人才、自主研发。格力从2013年开始全面进入上游的智能装备领域,几年来投入达200亿元。董明珠表示,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宁可慢,也要实现自主创新,必须要走自主创造的道路。

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都是无人化自动生产线体的组成部分,更难能可贵的是,格力的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不仅仅应用于格力自身,更广泛服务于全球家电、厨卫、食品、新能源、医疗、电子等企业。

除此之外,国产机器人企业如新松机器人自成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保持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75%以上,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体销售额12%以上。工业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车、焊接机器人等先后在新松诞生,并大量替代进口,提高了我国与国外同类产品抗衡的能力。广州数控、新时达、埃夫特及埃斯顿等大型厂商也都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专业人士认为,在自主创新领域,如果我们只有‘新’,只是翻新,难见‘创造’的部分,其产品的含金量,大家心知肚明。此外,企业自主创造,大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及优势,选择最擅长的部分进行突破,而没有必要全盘攻坚。企业之间也需要精诚合作,如此才能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中国品牌之缺

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也是我国机器人企业需要突破的一个问题。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们国产机器人在某些展会上几乎无人问津,与国外品牌相比,可谓‘全线溃败’。玉颜不及寒鸦色,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好,只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国产机器人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这是中国品牌之缺。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也是我国机器人企业需要突破的一个问题。

国内制造业中竞争最为透明的家电行业,在常年与“洋品牌”同台竞技的过程中,品牌影响力已经飘出国门。诸如格力、美的等进入机器人行业,也赢得了世界级同行的认可。 

一个制造业品牌是否能被称之为成功,前提是要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技术创新与优秀的工艺设计。

通常意义而言,在一个制造产业链中,处在利润金字塔顶尖的是核心技术、工业设计、渠道销售、品牌影响力四者,在实际商业上下游链分工体系中,企业即使在核心技术和工业设计上缺位,依然可以在渠道销售和品牌上为自己增色,通过规模化优势,获取高收益。

当传统渠道优势逐渐褪色,在余下的分工链条中,产业核心技术、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就会不断被强化。

前人铺路,后人接棒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产业升级

在充沛资金、广阔市场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一定会在将来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想在机器人领域获得长足进步,拔苗助长并非好事,我国企业应该从根本上一步步解决问题。“前人铺路,后人接棒”,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产业升级,不管目前我们离掌握核心技术有多遥远。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