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近日表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将在五六年后开发完工,其安全系数是人类驾驶汽车的10倍,便捷、高效的机器人社会不可阻挡的吸引力再次展现。人类追求科技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对于未来世界的幻想和忧虑也如影随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占中教授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度思考论坛上分享未来智能社会与机器人和谐共处之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史占中教授分享一组数据,人类正在使用的机器人数量从2013年的120万上升到2017年的190万,而同时机器人的平均成本正在下降。“在这样的趋势下,约47%的职位将被替代,中等收入群体将出现空心化。”他认为,运输物流、劳动密集行业等属于高替代风险的行业,最容易被机器替代,其次是组装、维修等手工制造业,而相对来说教育、医疗保健、媒体艺术等需要社交情景、情感交流的职业属于低替代风险。
机器人带来“福”,也带来了“忧”。史占中教授认为法律监管问题是最首要的,“如果教育机器人错误教学、无人驾驶造成伤亡、医疗机器人事故,如何界定? 机器人犯错的风险和伤害性结果应有谁来负责等问题,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此外,机器人如果被不法之徒利用也有变为人类“敌人”的可能;而长期来说,当人类对机器人产生感情也会造成社会伦理困扰。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也存在,“人类智能的发展是线性、缓慢的,很难预测下一个变革的产生时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如同‘指数曲线’,初期是‘蜗牛漫步’,但经过一次突变就会产生爆发式的发展。”史占中说。
如何应对机器人的冲击?对于就业方面的冲击,史占中认为应该积极应对,因为机器取代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是时代趋势,而且在替代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机会。“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不同程度机器对人的替代,但是人类并没有在被替代的过程中迷失,反而借助机器技术的进步,实现生产的大飞跃。”史占中表示,面对冲击,要找出解决之道———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机器换人,加强被替代劳动力的转岗培训,使之适应智能社会的职业需求;建立“人与机器人”共同协作的社会组织结构,将只有机器人能做的事放手给机器人,抓住机器人发展创造出的未知需求和机会,进行人与机器的合理分配,让人进行更有创造力的活动,“发挥人类自身的比较优势,机器人复制力强原创力不足,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人们从工作中解放进行自我表达,创造更多精神财富。”
史占中指出,人与机器人和谐相处需要明确定位机器人的功能和社会角色。“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才能拥有最高社会地位,机器人应视为机器,不应将它等同于‘人’。也要意识到人脑应成为区分人与机器的核心要素,比如人脑+机器部件可被视为人,而人工智能+生物躯体应纳入机器人范畴。”他还强调,“机器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应完全‘可控可终止’,达成全世界认同的机器人准则。同时还要加强对机器人发展的监控,避免其产生群体意识和群体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