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行业政策导向的“最强音”。在大洋彼岸,2016年11月,美国白宫发布了《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及《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
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更长期的战略布局也已开始。据悉,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中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将新增“人工智能2.0”,人工智能的专项规划也正加快编制之中。
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我国拥有全球增长空间最为巨大的国内市场,这将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商业化提供支撑。2016年,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5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9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5%。
劣势则在于,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批传统产业未完成转型升级,自动化、信息化改造的力度和强度都有待深化,行业管理方式和政策法规制度在面对新兴领域时也相对滞后。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确实处在风口之上,虽然发展前景美好,但是的确要提防炒作过热、盲目跟风的情况出现。当前来看,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尚处在瓶颈期,人工智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攻克阶段,多数人工智能产品的精确度和可靠度都有待提高,发展人工智能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已经与其他国家不相上下,应用才是硬道理。从行业本身而言,尽管目前国内外在人工智能领域所用的技术体系、工具、知识点等方面基本无异,但在实践经验、人才壁垒等方面,我国仍存在一定差距。
尽管人工智能过去60年的历史中,中国在很多时候是缺席的,但从这一轮技术竞赛上而言,中国没有落后。而且,在人工智能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我们在许多国际大赛中都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事实而言,从应用层面落地,极可能为人工智能带来可观的市场增量。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开始爆发,市场规模达239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380亿元。未来各行业的应用需求以及消费者升级的发展需要,将有效激活人工智能产品的活跃度,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
业内公认2016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元年,那么在2017年,人工智能的核心则在于如何在各个行业落地。从2016年的AlphaGo热,到2017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这一2017年两会热议的科技热潮将贯穿今年始终。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研与产业走得比较多的是跟随式发展。过去我们是“跟跑”,现在要变成“并跑”甚至“领跑”,在发展智能社会这个领域上,我们要做全球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