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叶兮
随着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机器人人才的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很多情况下,企业最大的难题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千金难求一人才是目前机器人行业的普遍现象。目前,懂机器人同时熟知系统集成应用的通用型人才最为难求。开展人才培训成为一大商机。目前国内许多教育院校开始了机器人相关专业,科研机构也增加了机器人研究,还有一种方式是机器人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专门从学校就开始培养机器人相关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各大机器人公司,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院校
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如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等,如果是行业专用机器人还会涉及到材料、物理、化学等等。在专科及本科阶段接触到的都是机器人的基础知识,一般不会设计到机器人系统的研究,研究生期间可以接触到具体的机器人研究工作。
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也比较广泛,和自动化有关系的专业向机器人方向会比较容易,比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等,因为这些专业都将会学习到机器人从业所必学的专业知识。
当然要想设计出高水平的机器人,只掌握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行业机器人的设计中还需要相关的行业知识和自己的天赋和悟性。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行业的火热,各大院校纷纷从无到有,纷纷开设机器人相关专业。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
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
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不仅仅是学习机器人理论的人才,更应该是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
如果根据职能划分,一般的机器人企业内部技师级员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工种。首先是工程师的助手,主要责任是协助工程师出机械图纸、电气图纸、简单工装夹具设计、制作工艺卡片、指导工人按照装配图进行组装等。
其次是机器人生产线的试产员与操作员。以水龙头打磨抛光为例,此类岗位要根据水龙头打磨抛光工艺,对机器人系统进行示教操作或离线编程,并调整打磨抛光系统各项参数,使机器人系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类员工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总装与调试,在装备生产企业根据调试文件完成机器人单轴闭环参数调整、机器人标定、运行演示程序并调整相关参数,最终使得机器人能达到出厂状态。
而引进机器人的企业本身常常缺乏维修能力,因此高端维修或售后服务人员也必不可少。在机器人系统发生故障时,这一岗位的员工,需要根据故障提示代码进行初步检修,能清晰的汇报现场情况,并在技术人员远程支持下解除故障。能按照流程进行机器人系统标准配件的更换。
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或将形成“技术人员+普通作业员”的标配,而且未来企业对懂机器人技术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机器人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就很高,只要事先输好程序就能正常运作。“如果单从操作一般的机器人而言,初中学历即能胜任。”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一位教师说。
“采用机器人后,一些岗位培训几天就能熟练上岗,高中毕业也能干。”一家五金企业负责人说,由于工作上手快、门槛不高,这类岗位的工资不容乐观,“原来有的企业是计件的考核办法,现在可能改为固定工资。”
而另一类需求较大的员工,则将扮演机器人技师乃至工程师角色。在每一台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中枢把控。机器人作为高端精密制造行业,其后续保养、调试安装所要求的精度比较高,小至一个减速器里面的一个轴承、一个关节臂间隙的调整,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诀窍。
这种因技术水平差异而形成的岗位层次分级,不仅已在部分大企业内部逐步凸显,更预示着一个新机器人技工群体的崛起。
事实上,机器人技工的层次分野早已在部分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内部形成。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南海一汽大众工厂已对与机器人“打交道”的工人分为两类:普通操作工和机电技工,前者需经过至少2年以上的实操和理论的积累,才有机会晋升到后者的岗位。而后者如能习得一身娴熟的机器人维修本领的话,则可以整个自动化行业里独步江湖,成为中小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机器人人才就业现状
研究表明,在未来八年中,将会创造多于200万个工作岗位,生产力和竞争力也是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不可或缺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机器人和自动化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研究强调它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处理,这就无形中带动了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就业途径,产生的新岗位也是非常之多的。
据不完全统计,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保守估计,2014年,整个重庆在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就超过5000人。现在的状况是,机器人市场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
目前一个机器人高端集成应用的技术人才,年薪高达50万元,而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员,一年来工资已涨了一倍,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将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雄起而迎来新的事业起点。
机器人始终需要人来操作、维护、保养。人和机器的关系属于一种控制链的关系,因此只有将人与机器进行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机器人产业的壮大又为机器人服务人才制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人不可能完全被机器人代替,眼下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问题,目前普通企业中最缺的就是具备先进机器操作、维修的技术工人。
关于机器人的服务,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但服务费用高昂,甚至人工需要按小时计算。有业内人士称,浙江一家纺织企业引进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后,企业员工对这些设备技术的操控和运用并不熟悉,只能邀请德国技术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以便让员工学会如何使用和维护设备,为此企业仅咨询费就支付了11万欧元。
显然,工业自动化正在逐渐成熟,工业机器人浪潮迎面而来,当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工业机器人时,中国也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需求国。
机器人技能培训蕴藏“金矿”
正是由于机器人人才的缺口大,培训之风悄然兴起。现在,一些大专院校专门开设了机器人人才培训的课程,与单纯的教学方式不同,这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机器人相关企业也在纷纷开班机器人培训业务,甚至将这一做法变成企业未来盈利的一个部分。
院校开设机器人培训的典型例子主要有佛山职业学院和东莞职业学院。
佛职院与此密切相关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备受热捧。目前该专业在全校30多个专业中招生数量最多,约500人;就业率最高,达100%;专业对口率和工资也最高,毕业一年平均起薪都在3600元以上,比很多本科生高。
东莞也有多家职业学院开始了机器人培训课程。据了解,新开学的东莞心连心惠众职业培训学校设有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办公软件、茶艺师、育婴师、中式面点师、中式烹饪师以及网上运营等专业。“新设立的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我们学校最大的两点,这是东莞首家设立该专业的职业培训学校。”
据东莞心连心惠众职业培训学校的负责人说,他们投巨资购进多台机器人进行教学,学校意欲将其打造成特色的品牌专业。学习完毕后,学校可以推荐就业,安排学员到机器人企业上班。
企业开设机器人培训也成为一种趋势
深圳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是其中一个代表。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校长黄明表示:“去年仅在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就紧缺几万人,而在全国范围内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上百万人。培训中心的教学模式偏向于一线应用操作,拟招收往届毕业有学术基础的学生,培训3~6个月,开设的教学课程从简单的编程、系统软件操作、机器人调试到更为高级的为机器人企业做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所有学生都会深入到一线工厂进行实践操作。
东莞松庆自动化也跟国外知名机器人厂商合作,设立培训中心,邀请包括ABB、库卡等大企业的技术专家对初进入机器人行业的人员进行培训。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明确表示将会布局机器人培训业务,当然各自所侧重的方式不尽相同。未来,机器人人才培训会成为企业较量的一种方式,这座金矿的开发当然也会成为竞争的一个市场。
机器人培训市场的现状和思考
当前,无论是院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对于机器人培训的理解和进行否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比如,机器人产品各个品牌的不同,互不兼容,开放性较低。其次,培训机构本身的产品配套、技术能力及其他因素导致人才培养难以实现标准和规范性机构。再次,人才基础参差不齐,培训教材等可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培训难度增加。
尽管人才培训是解决当前我国机器人行业人才缺口的一大有利措施,但这种培训只能是辅助作用,要想真正的成为专业的高精尖人才,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在各个应用项目中加以摸索和自我转化。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机器人人才培训的真谛需在实践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