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迎来加速发展阶段。据王卫明介绍,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经达到了36860台,同比增长了41%,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总量达9500台左右,占总销量的1/4。此外,从应用类型来看,2013年我国搬运机器人销量超过了焊接机器人,达到14475台,焊接机器人以及装备机器人等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产业加速发展背后是从宏观政策支持到具体企业投资等系列推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年初发布,要求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达到100台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据估计,到时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有望达3万亿元。
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需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其中自主品牌机器人更需相关支持政策。资料显示,仅就产品品类来讲,我国市场中的多关节型机器人产品主要由外资品牌占领,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机器人为主。此外,机器人行业需要相关政策规定来加以规范,以避免行业走入低端、低效发展的误区。
据王卫明透露,多项支持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望出台。据悉,我国将加强机器人行业顶层设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组织制定机器人路线图以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行业发展所必需的标准体系建设将有序推进,机器人产业准入制度有望建立,引导各地合理确定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和规模,有序地推进工业机器人区域差异化发展。机器人专项基金等资金支持也将落地。
而机器人产量最密集、市场最大的上海将形成相关推进措施,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家层面政策形成相应配套。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吴磊介绍,上海将多项措施并举推进机器人发展和应用。据悉,上海将推动机器人产业开放发展,培育相关园区,将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探索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等业务。此外,上海还将探索设立机器人产业基金,并同时积极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重点投资与机器人相关的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