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武汉封城、全国延迟复工等政府强有力的措施,以及一线工作者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在我国扩散的步伐放缓。
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月28日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从此前的“高”提高至最高级别“非常高”。
从欧洲到美洲,从远东到中东......随着我国之外地区疫情的恶化,极大地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的挑战!
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已显现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WDI)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共同发布的“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数据库显示,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商品,其中中间品占比平均达21.7%。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网络中心,中国制造业对许多全球价值链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与精密仪器、机械、汽车和通讯设备有关的价值链。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供应出现任何重大中断,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者。2月初新冠病毒疫情的扩散已经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最新报告显示,仅中国供应链中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经济体或是欧盟(机械、汽车和化学制品)、美国(机械、汽车和精密仪器)、日本(机械和汽车)、韩国(机械和通信设备)、中国台湾地区(通信设备和办公设备)以及越南(通信设备)。
重要贸易伙伴国疫情发酵,中国制造业所受影响不容忽视
重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减少,将直接冲击上中下游供应端,我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我国在机电、化工、光学仪器、运输设备和橡胶塑料等方面对日、韩、美、意、德等国的依赖度较高,较易受到疫情升级的冲击。国外企业停工、物流停运、出口减少将直接冲击我上游原材料和中下游成品的供应端,部分材料可能出现涨价情况;同时通过材料的供应和价格变化间接冲击部分制造业产业链上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新冠病毒疫情,这场健康危机对全球制造业供应、商品需求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等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疫情风险升级,冗长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日益凸显,供应链多元化……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供应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制造的关键词。一条健康的供应链将成为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一方面,要发挥产业配套优势,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战略合作伙伴等寻找全球价值链洼地,逐步构建自己在整个生产供应链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地位,确保我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全面提高自身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在积极融入国际产业供应链的同时,大力培育以国内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小循环,不断优化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加快国内替代,给我制造业领域核心技术及新材料领域的相关产业创造一定的国产替代空间……
工信部回应疫情对制造业影响
近日,国新办就支持产业链协同有序复工复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客观上讲,现在产业全球化趋势非常明显,欧洲及美国等国家疫情的蔓延会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要看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短,要看各国携手应对疫情的效果如何。如果疫情在短期内能够得到控制,我相信对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但如果时间比较长,对中国来讲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我们觉得,从中国来说,中国是产业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国内市场需求最大的一个国家,我们产业发展的基本面一直是比较好的,我们有巨大的内需市场,有庞大的配套齐全的产业门类,我们相信对中国来讲影响还是可控的。
中国也深度融入到了全球产业链体系中,国际经济的变化对中国也一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一点我们会认真研究,也会与全球各国政府加强政策沟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产业链的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文章节选自:机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