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转型是热词。
最早始于2009年,特别是郁亮提出“白银时代”的趋势判断——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但也绝不是就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过去“胆大为王”,人人皆可赚钱且越胆大越赚钱的时代结束了。此后,关于转型的思考、议论或行动逐渐纳入开发商的议事日程。
世事难料,金融危机之后,对房地产市场有诸多鼓励,房地产市场逆势而上,迎来一轮快速的上涨,但在上涨背后,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质疑,在质疑声中,开发商转型的步伐便有些犹豫。
不过,一冷一热,让地产商们开始思考在地产主业之外的更多发展方向。
01
39年前,杨国强成为了一名包工头,他的人生迎来转变。不曾想,有朝一日成为“中国最土的首富”。
从建筑包工头到房地产,杨国强大半辈子都在与建筑打交道。
杨国强贫苦出生,18岁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23岁时衣服上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衣服原有的颜色。“我在家煮饭煮了10多年,像种菜、放牛等很多农活也干过。”有人也把杨国强称为“赤脚大亨”。
杨国强与建筑的不解之缘,让他对建造房子有着浓厚的兴趣。
39年后,杨国强要成为高科技基因的包工头,用机器人造房子。
“科技的进步不可想象”!
杨国强做过建筑工人,对于建筑工人重复的高强度工作深有体会。建筑工人通常在室外各种气候条件下工作,并且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是所有职业中工伤和疾病发生率最高的工种之一。春夏秋冬风吹日晒,夏天有时高达42度高温,仍然坚持工作。
杨国强对于机器人造房子寄予厚望:它首先是符合我们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们的质量提升,第三能使我们的效率提升。
按照杨国强的设想,如果一栋30层楼的建设,70%的工人用建筑机器人完成,留30%的建筑熟练工,培养20%的操作建筑机器人的新型建筑工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节约大量成本。
机器人造房子靠不靠谱?
从技术层面来看,建筑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最为领先。韩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等的建筑机器人发展迅速。建筑机器人应用在四个方面:设计、建造、破拆、运维。
设计方面,也就是让机器人来代替CAD,成为设计师的合作伙伴。
建造方面是建筑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一部分,涉及到所有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分为工厂和现场两个领域。
运维方面是建筑机器人的持久性应用领域,涉及到管道检测、安防、清洁、管理等众多运行维护的场合。
破拆方面是除了爆破以外,未来大型建筑的破拆、资源再利用将是未来巨量建筑的一个难题,机器人将派上用场。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13年开始,我国机器人产业踏上了快车道,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规模达到84.7亿元。
建筑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
对于工业机器人而言,机器人是固定的,物料是移动的;而建筑机器人是机器人移动、建筑物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建筑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的概念是在40年代首先实现的,它们是可移动的机器,有些能说话、行走、清洁、拍照等。但从未用于建筑领域。
如今,移动机器人被开发用来服务于建筑产业,尤其是BIM技术。它们配备有Wi-Fi连接、本地定位系统(LPS)和数码相机。LPS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以每分钟1000平方米的水平速度扫描建筑物,并且能够垂直向达到4英尺的高度。这些信息对设计过程有很大用途,并且可以将坐标、温度、辐射甚至空气质量传送给设计团队。这项技术还为将来的维护带来利润,它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来检查建筑物的最新情况。
建筑机器人从技术层面是可行的,就看杨国强能不能够实现?
02
许家印与杨国强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是:许家印做过车间主任。
2019年1月29日,恒大NEVS与超级跑车公司柯尼塞格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组建成立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使用柯尼塞格的技术专利和品牌。
柯尼塞格于1994年创建,有着瑞典空军基因的柯尼塞格多次刷新多项量产车世界速度记录。凭借出色的表现,柯尼塞格已成为世界上最抢手的超跑品牌,并且柯尼塞格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全面领先,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黑科技,涵盖轻量化、动力驱动系统、电气化、智能驾驶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是恒大多元化战略布局的龙头产业,汽车产业与恒大规模具有匹配性,恒大认为汽车产业是几十万亿的大产业,恒大看好新能源汽车。
这也是恒大9年前的转型经验总结,恒大“矿泉水、粮油、乳业”虽说是民生消费产业,但产业量级太小,恒大果断“抛售”的理由也在此。
从许家印个人来说,造新能源汽车的底气还在于他的“车间主任”从业经历。
“你们不要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的。也算是制造业的央企出来的,当时舞钢可是冶金部的直属企业。我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
从舞钢——恒大——新能源汽车,许家印的人生轨迹是不是可以看作一种回归?无论如何,这位地产大佬对汽车产业充满了信心。从蓝图到落地,许家印期待着成为一个更大的“车间主任”——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的“全球车间主任”。
从落寞无名到亚冠联赛冠军,恒大足球的成功经验被复制到恒大新能源汽车:买买买,哪块不行买哪块,要买就买最好的。
有人说,没有200亿就不要谈造车,但对于核心利润700亿的恒大地产而言,200亿只是“洒洒水”。
许家印踩下了恒大造车梦的油门,以狂飙跃进之势打造了恒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全产业链版图。
四起并购,耗资近百亿,买下继承了瑞典萨博汽车核心技术的一流车企——瑞典NEVS、买下拥有世界领先的日本动力电池技术卡耐公司、买下荷兰的轮毂电机公司、参股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广汇集团、支持团队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社区智能充电平台。
资本为媒,恒大迅速冲入了这个技术和资本交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同为车间主任,只是此时,小许已是老许。
03
转不转,行不行?
此次房企转型,已是“棋至中局”,相较于九年前恒大地产的转型而言,是一个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区别。
视野、格局、方法、手段,都有了不同。
30强70%的房企发布了多元化战略。
百强有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
到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资已经近千亿,比2014年翻了7倍!
房企多元化产业这些年,早已不是转不转的问题,而是行不行的结果导向,是在前一轮转型成果、转型路径后的反思、总结、修复和再出发。但今天百强房企营收95%基本还是地产,转型的非地产,“产粮”几乎颗粒无收。
房企转型,存在布局重划、产业拓展、模式切换三条路径。
从恒大、碧桂园的转型实践看,而是主流开发商,跨领域多元化。这主要是规模匹配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都是大产业,现在主流房企一年几千亿的销售额,只有大产业才能承担起主航道的规模吨位。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都是朝阳产业、未来产业,领先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恒大、碧桂园发挥资本的作用,那就是收购、并购、合作,迅速布局相关产业链领域。碧桂园与9所高等院校合作,收购并购8家公司。
别人已经有了轮子,何必自己又生产轮子,那就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看来,转不转行不行的问题,已是怎么行的纵深发展思考。(文章来源:环球创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