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发展至今,有过高潮,亦有过低谷,但,现阶段,商业化应用落地,成为众多厂商急于寻求的突破口。
纵观整个机器人市场,不管是国内国外,应用场景、核心技术等诸多问题都困扰着机器人公司。也正因此,透过行业层层线索背后,望潮科技发现,急于商业化成为厂商们“没学会走就想要跑”的焦虑现状。
用“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这句话形容现阶段的机器人行业,再合适不过。
大量的扶持和补贴,也让更多创业者涌入这个市场当中。即使缺乏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能力,且利润微薄,但凭借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很多机器人厂商依然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CB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创投融资天使轮融资占所有轮次项目比例高达42%,紧接其后的是A轮融资占14%,两轮融资项目加起来接近60%。
这些小规模的资金或许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完成早期研发,但距离量产和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排除半路夭折的可能。
产业端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吸引理性的资本方,就连销量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也大多是用机器人的概念忽悠消费者。
核心技术以及应用场景的难突破,成为压迫着机器人厂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器人行业的寒冬,首先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蔓延。
今年6月,棠宝机器人受母公司棠棣信息影响,由于资金链断裂深陷倒闭风波,创始人王明高债台高筑,现已出走美国。
图:棠宝机器人创始人王明高
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也处于危机的边缘,降薪、裁员、转移战略目标等,成为避免危机的手段。
据了解,360生态链企业小忆机器人的创始人方飞海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的项目上,小忆机器人整个团队人数也锐减了一大半,目前只有不到20人。
此外,位于上海专注医疗服务机器人的企业木爷机器人中的一位高管,曾在接受采访时亲自证实已经离开了木爷团队。业内人士还透露,其对商业服务机器人系列酷奇项目进行了收缩,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医院物流机器人诺亚系列上。
无独有偶,媒体报道称,业内人士透露,北京某家服务机器人企业,其研发已停止,研发团队已经解散,但销售团队目前仍保留,据悉该公司曾因产品不成熟造成事故而被媒体报道过。
同样的风波,工业机器人也未能幸免。
2018年10月4日,协作机器人鼻祖RethinkRobotics公司倒闭了。其CEO Scott Eckert通过电子邮件证实了这一消息。
不管是国内服务机器人的暴雷风波,还是协作机器人鼻祖的倒闭,于机器人行业人士而言,都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前文所言,国内,国家大力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高额的补贴政策吸引了大批创业者进入这个行业。然而,这些创企中,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少之又少。这也就造成了,在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只能发展低端产能,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
此外,缺少核心零部件技术能力,使得这些企业的产品只能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且利润微薄。这也使得国内机器人产业走向了低质量的重复建设。
其次,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机器人产品在技术积累上各不相同,但无论ToC还是ToB,产品被诟病的原因之一都是“不好用”。
感知、交互和运动能力是服务机器人的三大核心模块,汇聚到一台设备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体验差强人意。毕竟,实验室的技术突破放在复杂的生活场景中将面临诸多考验。
举例来说,当前,教育类机器人市场相当火热,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从上市公司大华股份到创业团队如奥叮、爱蹦、乐橙、优必选等纷纷投入教育类机器人的开发。
在2018年机器人大会前夕的机器人博览会上,有一个看起来有些恐怖的数据:推出教育类机器人的公司数占了全部服务机器人参展商的三分之一。
图:keeko教育机器人外观
这些教育机器人大多有着类人的外形,搭载了成熟的语音识别方案,然后完成某种指定的功能,比如幼儿的语言教育,比如青少年STEAM编程,可如果坐下来体验几分钟,会发现远没有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好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人形化的平板电脑”成为市面上大部分机器人的通病。中高端市场,企业试图通过从“智能化”上下功夫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但功能体验上依然差强人意,底端百元市场则纷纷主打价格战。
然而,这样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吗?
此前,投身机器人事业的傅盛曾在自家发布会上公开diss同行们:“现在大量曝光的机器人产品,要么造价昂贵、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要么就是作秀,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根本达不到它们所展示的惊人的水平。”
事实上,外形相似,内容同质化的机器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这个市场。即便是看起来距离商业化最近的猎豹,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的售依旧高达9999元,核心部件无外乎类人的显示器和语音对话解决方案,瞄准的只是少部分“人傻钱多”的消费者。
过高的期望和技术局限所带来的差距,导致消费者在见到这类机器人的时候,难免会失望。就像当年的VR,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技术不精的VR设备,夸大的宣传和匆忙抢占市场的方式,最终使得消费者对虚拟现实产生质疑。
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用户想要的是科幻电影中的体验,机器人的布道者们却大谈情怀和梦想,把消费者的热情无限高估,销量低迷将是大概率事件。
投入多、融资渠道窄、商业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正成为中小机器人企业急于寻求商业化背后的焦虑现状。
此前,有媒体曾爆出,记者在一个以中小机器人公司组成的微信群中发现,大量主打机器人概念的中小公司,都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业内人士也透露,资金问题,正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通常而言,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银行贷款,二是寻求投资机构及券商的注资。
银行贷款方面,由于当前机器人公司想要实现短期盈利非常困难,且前期投入非常大,许多经营时间不长,账面状况并不好看的中小机器人企业,因担保或抵押条件而被银行拒之门外。
从金融业角度来看,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曾表示,不可否认,机器人行业有市场前景,但是其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且商业模式还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银行都在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匹配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还不完善,相应的风控模型和手段还不健全,所以融资规模还不大。也正因此,当前银行业对于机器人行业,尚保持冷静态度。
第二个渠道,依靠多层资本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然而,就像前文所言,即使在2016年,机器人行业全面爆发的时期,资本的注资也全部处于早期融资阶段,且往往在千万级别以下。这些资金或许能够支持企业早期的研发生产,但是后续的持续研发和量产,却难以持续。
于公司而言,资金是重中之重,没有钱,意味着这个公司难以再继续生存下去。然而,资本的理性,却源于对机器人行业盈利能力的思考。
在这里,有一个矛盾点。机器人企业在拿到早期融资之后,如果短期内没办法实现盈利,且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那么,资本耗尽之后,融资也将成为困难。但如果没有后续资本的进入,接下来的研发和量产就更成为问题,盈利也再无从说起。
而这,或许就是机器人公司急于寻求商业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只有资本的进入,才能生存下去,而资本入住的前提,却可能是公司要有营收。
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高端技术的突破,还是应用场景的落地,我国机器人行业都尚存在不足。若企业急于寻求商业化,或可能沦为更大层面的炒作。
前文所言,在C端市场上,消费者对于现阶段的机器人并不是很买账。也正因此,当前C端市场尚不属于机器人行业的主流市场。
事实上,前沿技术的商业落地,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G端则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过渡方式。举例来说,前文提到的棠宝机器人公司,是第一家获得“中国机器人认证”机器人公司,并且,其拿到大量G端资源。
然而,不久前爆发出了创始人跑路、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也某种程度上折射了G端市场的残酷。
比G端市场更大的则是B端市场,至少在B端已经形成了一些亟待挖掘的刚性需求。
最为典型的就是物流领域。苏宁、京东、菜鸟物流等相继将机器人引入智慧仓库,同样是利用机器人替代繁杂的物流运输工作;沃尔玛也即将推出自动拣货机器人“Alphabot”,如果试点顺利,机器人还可能会扩展到杂货配送服务。
相比于需求多元化的C端市场,B端明确的需求似乎更能满足机器人创业者的胃口,比如送外卖的机器人,需要解决的是机器人的无人驾驶、如何上下电梯和友好的交互,何尝不是在为C端应用解决技术痛点。
而相比于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G端市场,B端需求有着相对庞大的市场空间,To B或是机器人产业在当下最理想的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高端技术也亟待突破。
政府的扶持,行业前景可观,资本的入住等,让这个行业被严重高估。据Wind整理的智能板块主要标的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的平均估值水平,智能制造板块在2016年最高峰时期,行业的平均估值超过200倍。
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的缺失,都使得机器人的前景备受看好。但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只是商业化背后的盈利,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带来的变革。所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最重要。(文章来源于望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