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最近在做一个事情:基于将要发布的《2018 AI商业落地100榜单》,调研各AI公司的营业收入。做这个事情的原因是:过去两年,各大机构评选AI公司,都是以估值和融资额度作为衡量标准;但到了2018年,这种评选方式已经没有意义,AI公司的收入多寡,成为了更重要的标准。
理由很简单,2016年兴起的AI创业潮,到了2018年进入了第二阶段:淘汰期。淘汰期的典型特点是:总的投融资额继续增长,但集中度迅速增大;每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获得超额资本支持,相应的其它玩家受到冷落。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市场朝着“721”格局发展。
另一方面,进入淘汰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比拼进入了综合实力较量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阶段企业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获得融资,奉行“长板理论”;淘汰期的逻辑变成了“短板理论”,企业哪一块存在短板,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生死的重要原因。对于AI企业来说,第一阶段有技术就行,第二阶段必须得补上品牌、市场、商务等,企业成本大幅增加。
淘汰期,能否获得资本青睐和有从容应对成本大幅增加,关键是企业能否做出实际收入。对于不少AI公司来说,2016-2017年靠技术说的故事,在2018年已经讲不下去了;一个再先进的技术,没有被商业应用,没有做出收入,再大胆的投资人也不敢继续押注。实际上,在过去两年,“学院派”的AI创业项目确实不少,现在大多举步维艰。
收入从哪里来,是很多AI公司面临的难题。To C的AI消费产品,普遍出货量不够,没法形成规模效应;原因除了产品本身不够智能外,消费者的市场教育做得不够。To B的AI企业服务,普遍还没有得到B端接受,原因是B端客户更换服务的决策成本很大,另外也和AI企业普遍销售能力不够有关。
倒是在to G(政府)方面,不少AI企业更加积极活跃,也获得了不少政策相关补贴。在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后,很多地方政府着急引进人工智能项目;大多数地方政府对于AI企业缺少判断力,一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AI企业获得了政府的扶持。稍显讽刺的是,不少AI企业在to C和to B受阻后,把政府作为主攻的客户方向,政府反而成为了最大买单方。
亿欧智库调研的结果是:很多明星AI企业的收入不高,“估值近10亿美金、收入却不到1亿元”这样悬殊的估值和收入差在AI领域很常见。从整体上看,过去两年AI领域融资超过了600亿元,但累计产生的营收可能不足100亿。具体到企业,如果考虑到AI企业普遍有大量技术人才、人力成本很高,能够实现盈利的AI企业凤毛麟角。
一个好的迹象是,2018年AI企业普遍吹响了“抓营收”的号角,商业化成为了AI企业的第一战略。
可以确定的是:2018年AI领域,要么生,要么死,营收将定AI企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