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星裁撤,3C制造之路的危与机! - XZL研究院 - 产业资讯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信息网站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XZL研究院 >>正文
分享34K

深圳三星裁撤,3C制造之路的危与机!

发布时间: 2018-05-08 05:05:44 来源: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

核心提示: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将被裁撤,除6名韩籍高层所有员工约300人全部遣散,遣散费超2000万元。这家早期从事3C通讯设备的企业裁撤说明了什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高成本已经在逼走外资?中国智能制造机会来了?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 王博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将被裁撤,除6名韩籍高层所有员工约300人全部遣散,遣散费超2000万元。这家早期从事3C通讯设备的企业裁撤说明了什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高成本已经在逼走外资?中国智能制造机会来了?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的一生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高达2000万美元,当时因国内政策原因由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中国科健股份、深圳市智雄电子、上海联和合资成立。后由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与上海联合投资持有全部股份。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

公司早期从事手机生产,后因市场缩减转向通信基站设备生产。全员的裁撤意味着这家在中国经历十几年、超亿元的合资公司走向了终结。

三星中国的战略迁移是否说明成本正在逼走制造业?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的裁撤并非是偶然现象,早在2016年三星电子中国区员工数量就大幅下滑17.5%,由4.49万人缩减至3.7万人;在2017年三星电子又开始撤销中国经营实体,原东北支社、华北支社等七大支社重新调整32管辖区域。

同时三星正在越南投资建厂——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以及国内通信制造业龙头华为、小米和OPPO等都在东南亚设厂。这一切是否说明,中国逐年增长的人工成本、地租成本等是否正在逼走外资以及国内的制造业?

并非全然如此,以三星为例,国人之所以了解三星是因为三星电子产品,早期三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约20%,后历经三星note7、中韩建交危机等一系列事件2017年的份额直接降低到0.8%。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三星制造业撤离不是因为制造业成本,而是三星在中国产品与路线的失败。

深圳三星的裁撤大部分是自身原因,而整体制造业转移东南亚地区大部分是成本的转移。

制造业的出路真的只在于廉价劳动力?

放眼全球制造业发展,我们发现制造业一直有个趋势——向人工及土地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早期转移到中国,现在转移东南亚、南亚。难倒制造业的出路真的只在廉价劳动力?不然,只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没有出路。我们可以从全局了解:


▲制造业转移

东南亚的承载能力有限

东南亚的劳动人口不超过5亿,不足中国劳动人口一半;且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劳动人口参与率已达80%-90%,初步估计可转移给中国转移的制造业劳动规模只有约一亿。且东南亚与南亚劳动力教育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这都限制了制造业的承载能力。

南亚(主要印度)制造业承载意愿不强

印度劳动人口众多,市场初步估计超5亿,但是他的劳动参与率极低,据CEIC统计其2017年参与率仅为53.79%(中国为68.9%),换句说法是印度工人的潜力够,但是在文化观念下参与度不高、时间观念、效率与管理都是大问题。

所以说,要么是廉价劳动力资源稀缺,要么是廉价劳动力素质跟不上制造业要求,廉价劳动力并不是制造业的出路。

在廉价劳动力稀缺的时代,智能制造才是唯一竞争力

一面是日益庞大的制造业,一面是日渐匮乏的廉价劳动力;各大有领先意识的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机会来临。

以中国市场3C产业为例,国产机正在疯狂进购自动化设备与自动化产线打造——比亚迪、长盈精密、劲胜精密等国内主要CNC加工企业几乎被华为、小米等包揽,初步估计国内CNC设备对应需求约14-23万台,以每台23万标准,中国市场有320-530亿元。同样负责上下料和装配的工业机械臂与外观、功能检测自动化设备市场也在猛增,类似于大族激光这类检测设备商与诸多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也应此飘红。


▲自动化应用

除去设备商,3C产线集成商也逐渐增多,且普遍被看好。以橙子自动化为例,这家从事3C细分行业柔性生产线打造的企业,作为初创型企业,一诞生就受到多方青睐,各类投资纷纷入驻,业绩也有望突破亿元。

初步估计智能制造能够提升两倍人工效率以上,一般企业可在18-24个月内回本,而部分企业打出“一年回本自动化”口号。

同样作为制造业中的佼佼者代工厂的龙头——富士康,这家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家的企业也开始追求人工智能。目前富士康成都、深圳、郑州工厂已达到“整线自动化”“整场自动化”“夜间熄灯工厂”等水平。


▲熄灯工厂


由此按设备商、集成商、终端品牌的趋势来看,智能制造是他们选择的出路,也是未来的唯一竞争力。

中国智能制造存在难题——全面的核心技术是保证

上面我们说到了靠廉价劳动力的制造路快要走到尽头了,智能制造被视为最终出路在国内智能制造升级受到了普遍重视。但智能制造也是一帆风顺么?非也。

智能制造升级是需要成本的,国内过高的改造成本让企业望而却步,中小企业更是在大潮流面前望洋兴叹。归根结底还是核心技术在国外,核心零部件(减速机、控制器等等)问题不解决,成本永远下不来,为应对这一情况一批批优秀的本土企业正在去实践。


▲工业机械臂构成

以减速机为例,来福、武汉精华、绿的等多家企业纷纷研究、生产;同样国内还有大批优秀工业机器人企业出现,价格针对中低高三个层面无死角,乃至一些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始追求低价规模化市场,类似于伯朗特2.85万的六轴机器人、天太机器人的3万内SCARA机器人纷纷问世。但这些技术够支撑起智能制造大梁么?远远不够。我们可以看看中兴——这家2014年以2420项发明居发明授权榜首的企业却被美国一招禁止本国任何企业与之合作将成死棋——美国已经将他们的技术长枪对准中国制造2025,核心技术不在自己这中国智能制造之路永远受到威胁。

路在脚下的中国制造业

最后综合而言,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的确在逼离一些制造业,但是全球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出路不在于低廉的劳动力,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低廉劳动力将会枯竭,只有智能制造才是唯一出路,而智能制造业出路在于全面核心技术的拥有。用古人所言形容中国智能制造——路漫漫其修远兮,没有“吾之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必然会被淘汰。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