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与资本对于AI的青睐,机器人行业似乎正在进入资本的洗礼期。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已超过4000家,但并非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拿到融资解决“温饱问题”。由于机器人产业从研发到生产整个供应链周期十分漫长,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很多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也就是在当前机器人行业的凛冽寒冬下,今年年初,由一群欧洲留学归国的年轻人在2015年9月创立的马路创新科技拿到了京东集团领投的 6000 万元 A 轮融资。该企业主要致力于为电商和零售业仓储研发“货到人”拣选机器人系统,包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搬运硬件、智能仓储管理软件系统及调度算法等。
2017年5月,居家家在广东落地的仓储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100台亮眼的粉红色“小马”搬运机器人在其中井然有序地穿行、转身、停车、移动货架、自动充电。仓库总管戴先生,笑眯了眼,操着一口浓重的广式普通话,“机器人系统的上线,原来150个工人的活,现在40个人就能干了,大大的降低了管理难度,同时效率也是原来人工的3到4倍。”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马路创新科技提供的产品。
作为故事的主角,马路创新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刘哲很少在媒体露面,创业两年来也只参加了为数不多的行业展会。接触过他的人评价其“极客、低调、踏实、耿直”,典型的技术男。
同样“低调务实”也成为了马路创新科技保持的风格。“在我加入公司之前,网上能搜到它的文章不超过一只手指头。”马路创新副总经理何燕萌打趣到。但优秀的团队跟先进的技术,显然无法让这只“潜力股”完全隐身。也就是在创业两年后,便吸引了京东的注意力。
在智慧物流方面的研发京东可谓是牟足了马力。刘强东曾表示,“京东将要打造智慧物流的技术型公司,并以X事业部为首的三大无人智慧产品的研发为基础。”如今,在全自动化仓储的布局上,京东目前在国内做的已经是首屈一指。
马路创新科技之所以能吸引京东,刘哲认为,“主要在于京东非常看好我们的技术团队,同时也看好马路创新产品在大规模仓储中的服务能力。”目前在工厂的单仓实时调度运营中,马路创新科技的“天枢系 统”能同时调度近200台AGV,处在行业领先地位。
不过,作为技术流的刘哲没有一丝技术领先后的满足,他认为,“技术的成功只是底层基础的搭建,有效的与应用场景结合才是产品的成功。”从马路科技创新创办之初便定下这一路线,“我们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绝不仅仅局限于仓储领域,未来会向全行业提供智能输出。”刘哲拿起手中的咖啡摇了摇,喝了一口,眼神里透着坚定。
从挑战赛到智能仓储机器人
刘哲与机器人结缘起始于其高中生涯,在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刘哲勇于尝鲜,参加了英特尔创新大赛,并且他和团队研发的自动收盘机器人拿下了当时的一等奖。
“比赛本身没什么,但它让我意识到机器人是个复杂的主体,以至于我在后期的学习生涯中研究过机器视觉、大数据等与其相关的学科。”刘哲回忆到,它就像种下的一颗种子,然后在他的内心中会不断地发芽。
2007年,刘哲考上法国巴黎理工学院,在这里他也遇到了日后跟他一起创业,担任马路创新联合创始人的王悦翔。
在就读博士期间,刘哲还曾带队获得美国 NASA火星地表重建全球挑战赛第一名。毕业后,他来到深圳,加入大疆,领衔自动巡航、视觉避障和图像稳定等项目,并且在2015年,参与了阿里举办“云上贵州”全国智慧交通算法大挑战”,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仅仅通过优化全市红绿灯间隔时间就能帮助一辆私家车从市中心到市郊节约近25分钟。在最终的汇报展示上,时任贵州省省长听着汇报也肯定地点了一下头。
在深圳这座城市里,看着腾讯、华为等林立的高楼大厦,创业之心就像是一种魔力,催促着刘哲不断地去逐梦。伴随着国内阿里、网易、京东入局的无硝烟电商大战,刘哲看到了背后爆仓问题是当今电商物流面前的一大考验。无疑,AGV机器人+计算机算法能有效的解决该痛点,并且基于此前参加阿里巴巴活动的智慧交通类脑神经网络算法,刚好可以加以改造应用在AGV机器人的调度上。于是,他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投身于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中
“我最近在做一个项目,你近期有怎样的规划?”
“我想做酷炫的技术”
“好的,那你到我团队来吧!”
这是在2015年刘哲与大学好朋友王悦翔的对话,彼时,后者是法国Vinci集团大数据部分项目负责人,研究全法高速公路出入车辆数据分析、车辆识别和追踪、用户画像及行为预测。投身到创业之后,马路创新科技团队在两个星期实现了一万平米虚拟仓的调度算法,7个月研发出第一代样机,2个月完成第二代样机,1.5个月完成第三代样机。
刘哲觉得,“过去十多年在海外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是他和团队能快速研发和迭代的坚强后盾。” 目前马路创新科技团队有将近70人,其中海归技术人员占70%左右。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Kiva”
显然在互联网战场中,唯快不破的打法深入人心,但与互联网有着本质区别的是,技术驱动是机器人行业的核心。目前机器人行业有市场前景但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匹配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也都不完善,想要获得快速的发展无疑有着自身技术壁垒的企业才会有更好的期待。
刘哲告诉记者,“马路创新科技所有的机器人系统软硬件模块全都是自主研发,从激光避障模块到二维码识别及AGV定位模块,从中央调度算法到AGV结构设计,每一行代码、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图纸,都出自整个团队之手。”正是基于团队强劲的研发能力,使刘哲在产品的稳定性、技术的可迭代性以及性价比上充满信心。
据马路创新科技方面介绍,传统作业模式一个拣货员平均每天拣选1,000件货物效率就不算低了,而采用货到人(GTM)理念的AGV件货效率可达到6秒/件,换而言之,同样的工作时间,保守估计机器人可节提升拣货效率200-300%。这也就意味着机器人可以极大地推进物流速度,方便买家和卖家。另外机器人也可以降低错单率、产品损耗率和订单消耗品开销等,将大幅降低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实现低价劳动力。
此前,马云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中国日快递量将由当前的1亿件/天,在7年内迅速增长到10亿件/天。”但在短期内,以仓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人员很难增加数十倍。所以在未来,以马路创新科技为代表,提供规模化集群调度方案的机器人企业将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同时,我国的仓储资源相对分散,并没有像亚马逊那样在大仓内使用上千台 Kiva 机器人的场景。拥有 520 万平方米的仓库京东,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仓储企业之一,但占市场份额只有 0.5%。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AGV一般都是在更小的范围内进行更高密度机器人集群的调度,这个对调度系统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AGV的灵敏性要求将更高。不同于行业同类的竞品,马路创新科技会对服务的每一款货物的海量数据都做整合,实现更精确的调度控制。而整个仓库调度的系统取名为“水晶球”系统。
刘哲告诉记者,“水晶球系统寓意着我们的产品能拨开客户对仓库管理的迷雾,在未来能帮助他看清楚仓库效率的瓶颈。” 目前马路创新科技已经在冷链、医药、电商等领域与多家企业展开多元化合作。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仓储物流时代的变革号角已经吹响,其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可估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营业性通用仓库面积约9.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冷库总容积约1200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5%。在冷链、医药、电商等多领域仓 储物流发力的同时,为其提供仓储研发“货到人”拣选机器人系统的马路创新科技将会有着更大的市场空间。
著名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曾表示,市场是决定一家创业公司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一个有着大量潜在用户群的市场,才能引导公司做出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