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工业领域被大批量应用,它们在服务、娱乐、安防、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拿安防行业来说,近几年消防机器人、自动泊车机器人、安保服务机器人层出不穷,而在刚刚过去的机器人大会上,手术机器人、钢琴机器人、书法机器人等等新玩意更是向人们展示了机器人产业飞速发展、人类生活迎来巨大改变的图景。但不得不说,机器人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却也给人们带来一些担忧:例如机器人安全问题、机器人影响就业以及如何回收再利用等等,在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是否应当冷静下来思考一番?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分析,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达到29亿美元,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69亿美元,这几年预计平均增速高达27.9%。2017年,全球医疗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16.2亿美元、7.8亿美元和5亿美元。此外,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9万台,中国消费总量达8.9万台,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近几年各种交通安全事故、暴恐事件、人身伤害等事件屡屡突发,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防护意识越来越高。基于传统静态安防技术体系难以突破、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一、人员老龄化、稳定性差等因素,已经影响到安防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传统安防体系已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智能化需求,产业已经遇到发展瓶颈。紧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于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高端制造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随着“机器人+安防”概念的兴起,这将大大加快机器人与智能安防市场的发展。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提升的带动下,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面对安防行业市场这块大蛋糕,虽然目前很多企业依旧处于摸索的状态,但在巨大安防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机器人+安防”智能安防的发展势将迎来一片广阔的新蓝海。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升温,作为智能安防中的重要一员,安保机器人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新一代安防行业高端智能化产品,不仅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静态安防技术的短板。人机分工加速,机器抢饭碗?削面机器人数年前已出现在厨房中,写稿机器人用25秒写完九寨沟地震的速报,京东的物流机器人形成一套完整的“无人配送”系统……随着机器人产业的深入发展,其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据统计,中国去年的机器人替代率同比增长了30.9%。面对机器人需求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威胁论”渐渐响起,不少人担心,机器人会带来失业潮吗?有专家如是说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只是让人类生活变得更舒适的工具和手段。靠专业分工,我们才走到了今天。人机分工实际上是,该人做的让人做,该让机器人做的让机器人做。”这样开来,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似乎的确会使许多领域的传统岗位消失,低技能工作将实现智能装备化。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机器人代工取代的是一些机械性、重复性高的工作,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就此问题引发的外界担心,主要是现在人才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智能发展成共识虽然如今中国国内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度提升,
但我们也必须要承认,中国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的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核心零部件和技术还主要依靠进口。此外,不少机器人的“智力”还相当有限,因此,人工智能等技术讲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人工智能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各国纷纷加强谋划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久前,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在面向2030年的战略性部署中,中国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专家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人类生活,人类将逐渐进入智能社会。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未来机器人将拥有更强大的“大脑”,也将越来越像“人”,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有望迎来春天。未来医用、商用及生活消费类机器人将全面走向市场,机器人与人类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但这一切美好希望成为的前提则需要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