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对决AlphaGo, 人工智能再次引爆话题。很多人由此担心,会不会有一天,由于人工智能超级发达,大量的人类被替代,大量的人际关系被肢解,甚至,著名学者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所描述的场景,人类被机器奴役,沦为一种完全没有用的生物,终将会成为一种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刚刚看到韩少功的一篇文章,他设想如果将来机器人加入作协会怎样?他认为,技术万能的乌托邦从来就没能实现过,人类最后的特点与优势,就是价值观。而价值最大化的衡量尺度,总是因情感、性格、文化、阅历、知识、时代风尚而异,于是成了各不相同而又过于深广的神经信号分布网络,是机器人最容易蒙圈的巨大变量。
是的,这个世界上,人类有许多本领不及动物,比如听觉、嗅觉乃至记忆力等。将来,机器人肯定会在越来越多领域超越人类、取代人类,但这有什么奇怪吗?机器展现的是数据的力量、逻辑的力量,但统领这个世界的,并非只有数据与逻辑。人类复杂的情感、用任何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的喜怒哀乐情绪,如何成为数据处理器的一部分?AlphaGo能够战胜围棋世界冠军,而围棋代表了人类智力(不是智慧)的一种巅峰,当然会令很多人膜拜。但是,人类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具备的啼哭能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有灵犀能力乃至常规与常理之外的犯错能力……它有吗?
相比之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李飞飞的一番话,也许更有说服力。当有人问她,在她心目中,人类文明最有价值、最辉煌的究竟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爱。不管科技如何发达,引领世界的还是慈悲和爱,而不是冰冷的科技和数字。
这不是心灵鸡汤。慈悲和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理由,也是宇宙的最高法则。
所以说,再强大的机器人,也会缺乏一样对真正的生命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灵魂,是慈悲、感动与爱的能力。虽然未来的机器人也可能被注入类似人类的情感,但那种基于数据、计算乃至仿生的情感,不能算是真正的生命情感,因为真正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被批量生产。也许,科幻小说里机器人跑出实验室进而对人类发动袭击的场景可能会出现,但人类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不可能改变,因为后者不具备人类的心智。持机器人将取代人类论者,实际上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退一步说,即使将来人类与机器人结合成一种新的物种,哪怕是人类的肉身消亡,只要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一直绵延至今的爱与慈悲的能力还在,就不能说人类已经消亡。如果是这样,有什么要紧呢?
突然想起了一个已经死亡的古汉字:牠。“牠”在古汉语里是人以外的生命也就是各种动物的代称,以示与“它”———无生命的石头、泥沙、器具、建筑等等的区别。在这里,我愿意将窗外掠过的一只飞鸟称呼为“牠”,而将冰冷的“它”字送给同样冰冷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