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创作中,人类“自我的独特性”一直是艺术和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一种声音: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领域大显身手。那么,这种观点到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杞人忧天,还是道出了未来世界中艺术的一种新玩法?在此,特邀数位专家学者,做一探讨。
人工智能介入人类技术领域早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可以模仿艺术家进行“自主”绘画的智能机器人的横空问世,还是给许多人的习惯性思维带来不小冲击。与普通生产加工技术不同的是,绘画创作是心智、情感、技巧结合并用的复杂劳动,非一般规则化的机械动作可模仿。然而,似乎没有谁可以阻止科技进步的力量,“机器人艺术家”的诞生无疑是人类智慧创造领域又一壮举。
机器人美术作品的诞生,对当下众多的重技艺、轻创作的绘画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开始怀疑画家这个职业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然而,“机器人艺术家”绝不会取代人类画家,只会为当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增添全新发展契机。
实际上,智能机器人模仿人手进行绘画,与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行为还是有本质差别的。“机器人艺术家”的核心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实际上是一种高效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依赖其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输入数据信息进行快速计算分析后模仿人脑思维方式的一小部分进行模式化操作。本质上讲,智能机器人绘画过程中并不能像人类画家那样进行自主性创造,它只是在对人类已有知识和技术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做一些程式化的重复劳动。这种模仿性绘画,与工业生产中使用人工智能并没有本质性区别,只是替代人手做一些基础性劳动,与艺术家的开动大脑创意思维进行的创造性工作相去甚远。
智能机器人在作画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一切人类当代科技、文化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非对过去成就的单调重复。其实,人类绘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创新史。我们看那些记载于史册的诸多艺术大师,哪一个不是全情投入自身才智、努立建造一座全新的精神丰碑呢?今天的画家,又怎能停步于过去大师的余辉下止步不前呢?在图像制作技术异常丰富、发达的今天,绘画艺术之所以还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其在文化创造与精神拓展上不可缺失的作用。当代绘画的真正意义早不是熟练技艺比拼,而是精神上的开拓进取,对生命极限能量的开发,艺术家们必须放眼无限未知世界,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不断去发现、探索、创造,努力攀登新的文明高峰。
任何技术的升级都只会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发展动力,而非相反。智能机器人即将取代的是普通画工重复性工作,而非画家这个职业,虽然它涉足绘画创作,刚进入初级阶段,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技术会更为成熟,并得以普及性推广应用。在未来,“机器人艺术家”绘画作品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特别是在一般装饰性商品绘画领域,高效、成本低廉的智能机器人绘画作品将会很快取代需要繁重手工劳动、成本高昂的人手绘画。在未来,即便是最贫困的家庭也很乐意购买精美的“手绘”作品装饰房间,享受技术升级带来的丰厚回馈,整体上提升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水准。
未来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创作,以便从繁重的手工劳动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对作品的构思与探索中去,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来。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对如珍贵文物精确复制、损坏文物复原修复等一切原来需要手工绘画的领域都可得到广泛的运用,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人工智能进入绘画创作领域,只是让人类多了一种可以为自身服务的工具,会将人类绘画艺术创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而不是将其取代。对于任何新科技、新工具、新事物的诞生,我们都不应该因心怀恐惧加以排斥,而是应满怀欢喜地接受和拥抱,并学会如何驾驭其为己所用。如此说来,我们理该为机器人加入艺术家行列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