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延锋江森座椅公司的“机器换人”、智造升级计划中,未来三年,该公司将建设“3D智慧工厂”。在这个“智慧工厂”里,从原材料订货、物料配送、生产制造、产品发运等各个环节实现“机器换人”。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烟台延锋江森座椅的生厂车间,头顶上“流动”着成排的座椅发泡,金属件也通过悬挂链在空中汇入,流水线两侧入目的是各种蓝色、黄色机器手、电动拧紧枪,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工人们低头忙碌的身影。
在大发泡生产线上,两台德国进口的机器人挥着如同变型金刚的手臂“面对”不同的模型,快速地进行浇注作业。“它‘手’下有几十种模具,机器人能自动辨识这是什么车型的模具,按照既定轨迹进行浇注。”延锋江森生产经理包天罡介绍,以前发泡换模架、清扫卫生都需要人工操作,生产线一停就得耽误两三个小时,自从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后,效率大大提高,从浇注到换模、自动清理一次性完成,现在已达每6秒下线一个模架的速度。“这条后排座椅生产线一小时可以下线65辆车的座椅,是专门出口欧美的车型,它安装了智能型安全检测系统。”包天罡说,人坐在座椅上就能自测出体重,这个数据指标在危险发生时,能自动控制安全气囊打开的大小。同时,系统对安全性能指标自动检测相关数据实时传到国外客户处,可以直接追溯到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和关键特性。
走在延锋江森座椅厂区里,记者发现,智造工厂已成雏形,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在座椅装配线上,每天要生产6种车型、40多个不同的配置,需要2000多种原材料,智能系统通过数据识别后,自动把订单分解,把原材料信息传输到系统平台上,然后把所需零件打散到每个配料盒中,自动配送,让工人安装省时省力;全自动座椅电动枪自带防错系统,拧紧螺栓顺序全部由电脑操控;自动搬运机械手配置光电感应开关,80多斤重的模具轻轻一抓完成送料……
省人:工厂“天上地下”立体布局
悬挂链将发泡和金属件挂在空中,下边是生产线、工人和设备,地下还有地坑线传输,整个厂区显得逼仄。在自身的智造转型中,“机器换人”成为企业必要的解决方案。“我们这个工厂一期只有60亩,为了节约空间,全部按照‘天上地下’立体布局。目前使用的钢平台,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厂地面积。”包天罡介绍,今年,公司主要对南厂区进行改造,将物流传递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以前手工包覆一个座椅头枕,至少要用2分钟以上,目前在全自动流水线上,每15秒就能自动成型1个头枕,而且相比以前的手工包覆,在质量和外观上更出色。“现在平均每天的产量2500套座椅,南北厂两条生产线,每条线都不到120人。每天要包覆的头枕有1万个,以前单单包覆头枕就需要42个人,现在整条头枕生产线只需要6个人就够了。”包天罡说。
通过智能改造,机器换人,烟台延锋江森用工数量大幅锐减,从原来的1100人减至目前的900人,未来的目标是减少到700人甚至更少。
蓝图:3年内建设新智能工厂
“近几年车市火爆,我们厂连续3年产值增长,累计增幅达75%以上,订单骤增,预计明年要上新的车型,说实话,目前场地面积小已经成为制约工厂发展的瓶颈。”烟台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总经理代凤朕坦言,一方面,企业将继续应用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规划建设一处新的智能工厂。“‘无人化、少人化’就是工业4.0要做的事情。”代凤朕告诉记者,“机器换人”也好,“无人工厂”也好,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型的需要,我们必须重新择址建设一个“精益智能化工厂”。
目前,新的智能工厂正在选址规划中。同时为加大零部件出口规模,延锋江森还将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及北方区域研发中心。
在规划的智能工厂中,将实现AGV小车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的系列自动运输,在配料盒中,机械臂可以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位置识别,拿取原材料,替代人工实现琐碎零件的安装固定。
此外,所有供应商、原材料、产品、仓储、物流、销售、绩效、流程、变更等全部要素赋予身份标识和自动识别功能,通过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建立企业的大数据库,进而通过数据时时掌控公司现状,开展持续改进和分析支撑公司决策,实现智能制造。
谋划:福山向智能制造蜕变
在福山,像延锋江森这样的智能制造企业绝非孤山独景。
在德尔福柴油系统公司,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喷射压力微米级别的精准控制,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60;博世华域转向系统公司生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路况、不同时速,自动调整转向力度,保证低速时驾驶轻便,高速时稳定可靠;在三立(烟台)车灯有限公司,生产出来的新型LED车灯,灯光柔和,不刺激眼睛,洁净度和精确度非常高……
这些精密化、科技含量更高、性能更优越的产品正是得益于企业的“机器换人”计划。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得福山区制造企业的车间日益智能化,逐步变身高科技的“无人工厂”,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福山区已建立了优惠政策支持体系。
记者了解到,今年,福山区深化实施“聚福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泰山学者”“双百计划”等国家和省市级人才。
同时,引导企业树立“人才强企、科技兴企”的理念,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积极运用“互联网+”“机器换人”等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流水线上,很多设备用上了自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