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全称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下游制造业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注塑自动化供料及水电气系统、辅机设备三大系列,主要应用于3C产品、家电、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已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根据拓斯达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取得了1.56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2015年上半年同期增长45.8%,营业利润为0.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0.18亿元增长66.7%。
其实,拓斯达从2013年开始就保持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来自于公司的转型升级战略。
拓斯达的起步阶段
拓斯达成立于2007年,公司创始人吴丰礼在部队退役后,在一家外企从事销售工作。2007年,吴丰礼意识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享用人口红利的时代并不能长久持续,于是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拓斯达,开始了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
拓斯达成立之初就进入了自动化塑胶周边设备领域,这在当时是民营企业的未涉足之地。在当时,制造业企业往往依赖低廉的劳动力,而拓斯达的自动化路线显得与其他制造商格格不入,不过事实证明自动化的路线是正确的。
2012年之后,人口红利的浪潮开始褪去,众多依赖劳动力的企业出现成本过高的弊端,这时此前不被看好的自动化设备优势显现。从资本的注入便可见一斑,拓斯达在2013年10月完成达晨创投近5000万元资本的注入,注资后公司重点抓工业机器人产品。次年,拓斯达各项数据突飞猛进。
2014年主调:大刀阔斧改革,布局全国市场
2014年是“机器换人”口号流行的一年,也是对拓斯达至关重要的一年。机器换人的风潮在2012年就从江浙地区开始,2014年这股风也吹到了“世界工厂”东莞。东莞市政府推出了多项扶持智能化自动化政策,拓斯达此时恰好有了资本助力,抓住了这次机会,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革新。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尖端人才。根据年报显示,拓斯达当年利润约为4600万元,研发投入却高达1600万元,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让拓斯达在2014年取得25项新专利,约占公司总专利数的36%。
二是着力推进全国市场的开拓。拓斯达除了在华南地区营销,也在积极拓展华东市场,2014年拓斯达华东地区实现营业收入达5911.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3.32%。当年,拓斯达还成立北京、武汉两大营销中心,并在全国各省市新设立20多个办事处。
三是在产品服务上改革。拓斯达不单提供注塑自动化设备,还在机械手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上发力。2014年8月拓斯达推出了打磨机器人,提供抛光打磨方案,并在当年提出“为企业提供一年回本的解决方案”的口号,得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最终,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5%,而高研发投入反而没有影响到利润,当年拓斯达净利润4671万元,增幅44.28%。公司在年底正式挂牌新三板,迈出了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2015年主调:稳中求进,加强管理
2015年,拓斯达形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注塑自动化供料及水电气系统、注塑机辅机设备三项主营业务,其中收入占比较多的为工业机器人和注塑机辅机设备,分别占总收入的43.24%和38.37%。
在业务上,拓斯达依旧发力华东市场,增加销售网点、销售人员等方面,其在华东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4292.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9.96%,再次实现翻倍增长;在管理上,拓斯达保持团队继续壮大,员工数量从年初的509人增加到年底的710人,职工薪酬开支随之而增加;在产品研发上,拓斯达从2014年的改革中得到了经验,依旧保持高研发费用投入。从财报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2015年拓斯达研发费用增加654.99万,增幅达77.23%。
最终,拓斯达稳中有进,在2015年取得了3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48%,净利润也达到6122万元,增幅31.05%。
2016年主调:联手巨头公司,走向国际化
拓斯达的国际化战略从2015年就初现端倪。在2015年8月安川机器人跟美的成立合资公司后,安川董事长今福正教就曾到拓斯达考察;当年12月,拓斯达还获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公司授予“2015年度杰出贡献奖”。最终在今年4月,拓斯达宣布与ABB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核心技术、控制系统、市场应用和人才培训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国内3C、注塑、压铸等领域,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
有了巨头公司的支持,拓斯达继续保持扩张战略。据媒体透露,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拓斯达今年将在东莞大岭山投资一个新基地。10月18日,拓斯达又披露了消息,拟在华东区域建设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并于近期开展该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华南和华东两地的工程修建,预示了拓斯达即将开始新一轮面向国际市场的产能升级。
拓斯达由一家中小自动化企业,转型成面向全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又转而进军国际市场,这样快速的发展要归功于其管理层对于形势的判断。在机器换人时期,自主研发能力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拓斯达通过大力研发,掌握了控制器、源代码等核心技术,随时可以对产品进行优化,不再受其他公司的制约,从而在行业内拥有了一定话语权。
拓斯达的近三年发展之路,给国内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