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如同一块不断膨化的蛋糕,不仅使得国内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态势疯狂涌现,而且引得国际机器人巨头企业纷纷抛下高冷范儿,在中国设厂卡位。本文将盘点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爱普生、那智不二越、史陶比尔、川崎、柯马九大企业的在华工厂。
NO.I:ABB
1994年,ABB机器人业务进入中国,并于2005年在上海成立ABB机器人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截至目前,ABB上海生产基地生产机器人累积超过4万台。
2015年8月, ABB在珠海建立分公司及工厂,将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开展ABB机器人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以及客户服务等业务,以满足华南地区白色家电、电子制造、汽车和食品饮料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NO.2:KUKA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是德国库卡公司设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4年3月,库卡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亚洲新工厂开幕典礼,该工厂拥有350名员工,每年可生产5000台机器人,新工厂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主要将生产库卡机器人和控制台,是库卡以中国为立足点,辐射亚洲业务。
NO.3:安川
2013年,安川电机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建设的大型机器人生产工厂开业,工厂将用最新的设备生产用于汽车相关制造的溶解用机器人。该工厂也是安川电机在海外的首个海外机器人生产基地。
安川电机机器人项目两期总规划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注册资本3250万美元。设计产能12000台套机器人/年(含控制系统),年销售将实现6亿元人民币。
NO.4:发那科
发那科一向被誉为低调含蓄的、最纯粹的机器人厂商,但不可落俗的是,发那科也在中国开设工厂。
2014年,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及二期工厂竣工庆典盛大召开。宝山一、二期工厂合计拥有近60,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其中近40,000平方米的系统工厂,用于系统集成的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出厂检查。
2016年6月,发那科机器人重庆技术中心项目签约活动在两江新区金山大厦举行,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在两江新区水土园区投资上海发那科机器人重庆技术中心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亿元,力争最终建成发那科机器人的西南地区生产基地,为两江新区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添有力支撑。
NO.5:爱普生
爱普生的4轴水平多关节SCARA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为了应对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爱普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启动了工厂自动化(FA)机器人生产业务,深圳爱普生,成为机器人制造领域首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企业。
如今,深圳爱普生已成为爱普生机器人在海外的唯一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目前爱普生80%的机械手都在深圳爱普生生产,今后会达到100%。
NO.6:柯马
柯马机器人工厂设在中国昆山和上海。2012年,柯马中国分别在上海和昆山举办了盛大的典礼活动,以庆祝柯昆两栋厂房的竣工及开业和柯马上海二期厂房的竣工。柯马昆山主要负责柯马机器人的国内组装以及生产线系统机加件的制造。作为柯马的一项重要投资战略,柯昆势必将极大地提升柯马中国的产能。
柯马上海二期厂房拥有9000平米的空间,几乎两倍于一期厂房,主要服务于柯马车身焊装事业部,特别是一些大型或超大型的装配线。
NO.7:史陶比尔
从1997年进入中国后,史陶比尔的工厂坚持设在杭州。2013年,史陶比尔杭州新工厂正式落成投用。
史陶比尔集团是纺织机械、工业连接器和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机电一体化专业供应商。史陶比尔自己的工厂就是高度自动化的典范。在这个产值连年快速增长的工厂内,工人还不到100人。厂房内一条条自动装配线,高速地运转。除了少数几个设备管理人员,几乎看不到流水线上的工人。
NO.8:那智不二越
2003年那智不二越(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其营业网点现已遍布上海、北京、广州、长春、重庆等地,在江苏张家港设立的工厂也于2013年正式开业。
那智不二越(江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国家级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工厂一期3亿美元投资完成。新建成的工厂将成为株式会社不二越拓展中国事业的核心基地。
NO.9:川崎重工
2013年,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机器人工厂在高新区奠基。该项目注册资本1800万美元,投资额5300万美元,占地75亩,将建15000平方米项目用房。预计达产后年产将达8000台各类工业机器人,年产值将超过8亿元。
2016年,川崎出资51%的中国合资公司将负责在重庆建设新工厂,将全数供应中国市场需求,不再从日本进口。新工厂计划2016年底前投产,首年度的产能为1,000台,未来将提高年产量为5,000台,其中轴承、减速器和马达等主要零组件将从日本进口,还有一部分则在中国向当地厂商采购。新工厂主要生产协作机器人。
纵观各大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工厂的卡位情况,以下五大趋势和共同点不容忽视。
首先,工厂设置基本以华东区的上海和江苏为主,华中则主要在重庆,而华南的深圳、珠海也是热点。这一方面是基于当地的交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与当地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有关。
其次,各大企业的产能和投资均是大手笔,这主要源于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和应用空间不断提升。国际企业为了加大本土化的销售和服务,均将工厂贴近应用市场。
再次,3C电子行业成为继汽车之后各家争夺的又一新兴市场。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3C电子制造业的机器人应用潮流早已在三年前开始显现,国外企业纷纷涉足这一新兴的热点行业,培养本土化系统集成商成为他们的共同决策。
然后,小型六轴机器人成研发比拼利器。受益于3C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除了系统集成外,产品的本土化和市场化也是一大趋势。各家企业纷纷以小六轴为主打新品,契合3C电子制造的机器人使用要求。
最后,协作机器人日渐成型并被广泛关注。同样是受3C电子制造的发展,协作机器人较之于小六轴机器人,在人机配合与效能方面更能体现柔性化、人性化。因此,协作机器人也在各家的重点关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