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制造一种机器,仅仅由几个分子相互连接形成?由于机器的各个部分之间既要能相互运动,又要紧密连在一起不能散架,所以,从化学的角度来讲,这就需要分子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机械键,而不是像塑料的成分聚乙烯那样,由小分子通过共价键聚合成一个新的大分子。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化学家试着将一些环状分子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锁链。这可以视为制造分子机器第一步。可是当时他们使用的方法过于复杂,化学反应的产率也非常小,因此进展有限。
1983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利用一种“借鸡下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先利用铜离子吸引了一个环状分子和一个半月形分子,然后利用化学手段将另一个分子“焊接”在了半月形分子上,使它们和环状分子扣在一起,恰好形成锁链的一个环扣结构。最后,索维奇再将夹在中间的铜离子移走。利用这种方法,索维奇将化学反应的产率提高到了惊人的42%。
1994年,索维奇学会了构建一种叫做“索烃”的互锁结构,并让其中的一个环在能量的驱动下,能够绕着另一个环转动。这已经是分子机器的雏形了。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机器中更常用到的是轮轴结构,而这项工作在同一年中由英国化学家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Sir J. Fraser Stoddart)完成。
斯托达特以极高的产率得到了一种“轮烷”,也就是将一种环状分子以机械作用套在一根轴上。加热的时候,环状分子还可以沿着轴的方向在两个位置上前后移动,宛如一个分子梭。在之后的几年中,斯托达特用轮烷陆续研究出了分子电梯、分子肌肉和分子“计算芯片”。索维奇利用轮烷还制造了一种类似于马达的能转动的分子。不过,第一个成功研制了真正的分子马达的人是荷兰化学家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
1999年,费林加巧妙地在两个分子上连上了两个甲基,使它们像棘轮一样相互咬合,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这样,用紫外光照一次,分子就会沿着中心转半圈,但不会倒转回来。半圈半圈地转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分子马达。经过多年优化,费林加的分子马达最快可以达到每秒1200万转。2011年时,费林加将4个分子马达装在了1个分子底盘上,造出了一个能在高度光滑的金属表面前进的分子车。利用这样的马达,费林加的团队成功地驱动了一个比马达大1万倍的玻璃圆柱。
这些研究都还很基础,用费林加的话来说,就像一百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一样,看不出有什么作用。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就好比后来人类发明了波音飞机和空中客车。莱斯大学的化学家詹姆斯·图尔(James M. Tour)猜测,分子机器可能最先用于制药,例如我们可以用一种分子机器打开细胞膜,向细胞中输送药物。
由于在分子机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索维奇、斯托达特和费林加分享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