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引领中国制造 机器人最受益 - XZL研究院 - 产业资讯 -AGV产业联盟官方网站 -新战略机器人网-工业、服务、AGV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XZL研究院 >>正文
分享34K

智能装备引领中国制造 机器人最受益

发布时间: 2016-08-22 11:08:27 来源:可瑞特机器人

核心提示: 【中国机床商务网 国内新闻】“工业4.0”——德国的国家战略。“工业4.0”写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作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成功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德国工业4.0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互联,第二是集成。共包含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中国制造先看智能装备,智能装备先看机器人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直指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最直接的投资机会来自于智能装备,智能装备则看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另外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也很重要。本文作为开篇重点解析机器人板块。


中国制造2025的想法何来?国内已经在21世纪前十年成功跻身全球制造大国,但是离强国还差很远。各个国家都在转型,中国转型的出路在制造业。2014年3月习主席访德,提到学习德国工业4.0战略;10月李总理访德发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

“工业4.0”——德国的国家战略。“工业4.0”写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作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成功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德国工业4.0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互联,第二是集成。共包含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中国国家战略有何主要区别?1)制造业基础起点不同,这是我国的劣势。2)中国市场远比德国广阔,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中德合作的基础。

全球机器人市场格局和国内机器人市场概况

机器人大致大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增速快,主要来自于亚洲;服务机器人中个人/家用机器人人增速快,专业机器人增速慢。地域上看,日欧美三分天下:四大机器人企业巨头日本占其二,德国、瑞士各一家,美国是工业机器人鼻祖,近年开始发力。中国要想在全球机器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需勤加修炼创新内功,坚持技术驱动。

国内机器人的需求来自产业升级、机器换人、工况需求和人口结构:1)国内多领域自动化依赖程度日益增加。2)劳动力成本提高,机器换人潜力大。3)恶劣作业环境下的现实需求。4)老幼人口占比不断加大,服务机器人作用凸显。

政策暖风助力机器人腾飞:从今年政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到各部委印发有关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文件通知,同时地方政府大力投资,国内产业园数量再攀新高。

产业现状:1)我国机器人起步晚占比小。2)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3)我国机器人拥有量小,增速快。

如何投资机器人主题?结合行业属性进行产业链的投资

我国机器人下游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家电行业发展快,服务机器人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值得期待。产业链包括,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

近三年涌起机器人板块投资热潮,15年尤其是大年。就未来机器人投资的看法,主要包括,1)抓住多业务发展的龙头型公司,有效平衡业绩风险。2)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有望共振的公司。3)仍然有并购预期的相对小市值公司。

产业链上看A股投资:1)全产业链布局的上市公司,看好机器人、新时达、巨轮股份。2)重点在上游布局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重点关注汇川技术、上海机电。3)加大机器人本体研发、重点拓展下游应用的公司,建议关注博实股份、亚威股份、科远股份。4)集中于系统集成的国内企业,看好慈星股份。

风险提示:“中国制造2025”影响不及预期,制造业转型不及预期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直指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是一个大主题。这个大主题的投资路线图如下:

1、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中寻找投资机会。1)其中两化深度融合,核心关注智能装备和产品、制造过程智能化: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2)其中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核心关注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看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高端装备重点关注高档数控机床(机床和增材制造)、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航天航空及海工装备等。

2、行动纲领列出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字面上的理解指向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等。

3、纲领还列出五个工程专栏,最核心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提到的一批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重点关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海工装备等。

可见,中国制造2025的投资机会最直接来自于智能装备,智能装备看什么?看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另外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也很重要。

本文重点解析机器人板块,随后对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进行投资机会的探讨,进而再把工业软件、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工厂的概念包装进来。然后我们再对其他高端装备包括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等进行逐一扫描。

作为开篇,我们还是需要回顾中国制造2025这个行动纲领出炉的始末,这的确诞生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而新一届领导人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和德国等国家的交流中受到了启发,从而确立了中国制造奔向强国的路线图。

在《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机器人的论述部分包括对机器人本身的制造,关键零部件和积系统集成设计制造。

其中机器人本身的应用包括:1)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行业的重点运用;2)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的重点运用。

其中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

制造强国的想法怎么来的?

胡温时代先经历了加入WTO后的快速规模化扩张之路,后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不仅意味着过去数十年经济粗犷性发展模式的终结,也意味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将和全球各大经济体处于更加激烈的产业链分工竞争中。

中国国内已经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成功跻身全球制造大国,但是离强国还差很远。09年推出四万亿是为了拯救当时岌岌可危的经济,10年研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直到12年推出相关十二五规划,则是在传统经济的延续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经济转型。

12年底新一届党领导班子上马,13年初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2014年3月习主席访德,提到学习德国工业4.0战略;10月,李总理访德发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

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

“工业4.0”——德国的国家战略

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将“工业4.0”写入《高技术战略2020》,作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成功上升到国家战略水平。

德国人为什么提出“工业4.0”?

金融危机之后,实质是全球各经济体均面临着同样的时代背景,作为传统工业强国的德国,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日渐融合的趋势下,也颇有危机感。这个时候工业4.0成为德国再塑工业强国的国家战略。

一直以来德国专注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科研和开发,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技术储备充分。德国制造业是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处于领军地位遥遥领先。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将使德国成为信息物理系统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在保持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

那为什么是4.0,不是3.0、5.0呢?

这个要从影响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说起。

工业革命1.0:机械制造时代,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就是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革命2.0: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19实际后半期到20世纪初

这是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形成生产线生产的阶段。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工业革命3.0:电子信息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延续至今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前一次基础上,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良品率。

工业革命4.0:互联、集成时代

工业4.0的核心是互联,把设备、生产线、供应商、产品、客户连接在一起,既能像工业3.0的流水线一样大批量生产,也可以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为消费者单独设计生产个性化商品。工业4.0的另一个内容是集成,将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实现的高度集成。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