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新区打造机器人产业园 - 市场新闻 - 产业资讯 -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新战略机器人网-工业、服务、AGV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新闻 >>正文
分享34K

深圳光明新区打造机器人产业园

发布时间: 2015-12-22 09:12:57 来源:新战略机器人网

核心提示: 制定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突破制约下一代机器人的共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实现多项以上重大技术和产品突破,占领技术制高点;四是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机器人高端研究院和机器人产业培训基地,引进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高级专家和专业人士,培养出机器人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等技术人才以及专业产业技术工人。

 光明新区机器人产业之路在何方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所需,也是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光明新区目前正处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机器人产业对新区意义深远。

 新区产业基础利于智能装备业

 光明新区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李媛介绍,光明新区有相对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首先,光明新区及周边地区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加快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据了解,光明新区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与先进制造业集中地,模具行业是新区三大传统行业之一,产业聚集度高、产值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十分有利于发展机器人产业等智能装备产业,加快模具基地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她表示,新区还具有产业链的“闭环”优势。上游研发能力的增强,下游应用市场的成熟,打造了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的“闭环”。产业链“闭环”带来的聚集效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企业能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推动创新、形成规模。电子产品和集成系统的聚集地、先进的制造业、畅通的产业信息渠道以及发育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这些都是深圳市乃至光明新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优势。

 据了解,光明新区周边的行政区,例如南山与宝安,具有发展机器产业的坚实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南山区不仅拥有深圳首个以机器人为主体的产业园,而且包括固高科技、雷赛智能等一批研发实力强、掌握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宝安区成立了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拥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90多家,总产值约占全市40%的份额。加强周边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借鉴南山区与宝安区成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以及汲取核心关键技术为己所用,对光明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四方面推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政府的扶持在日趋多元化。2014年12月,中国(深圳)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应用交流会在光明新区举办,交流会为机器人企业打造了一个产业高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了解最新装备产业政策,探讨产业集群新模式。新区在政策扶持、搭建平台等方面迅速布局,加快研究制订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专项政策。新出台的《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要用于支持新区内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最高单项给予企业300万元的资金扶持。深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应用示范中心也落户光明新区,以期开拓智能技术的新应用领域,规避传统应用领域行业壁垒与技术壁垒。

不过,光明新区发展机器人产业面临着一些劣势,如企业数量与规模不足。虽然光明新区拥有公明威斯顿、达特尔这样的大型机器人生产企业,产品种类也具有显著优势,但新区机器人企业数量较少,产业规模整体不足,品牌认知度不高。新区机器人产品尚未大规模进入国际与国内市场,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与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待提高。

此外是核心技术空心化。新区还未形成规模较大的本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企业,尤其是整机制造企业还未形成带动整合效应。其次,新区缺乏本土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机、控制器和驱动器,占机器人总体成本的大部分。

目前,新区缺少相对成熟的机器人部件企业,关键技术成熟度不够。此外,潜在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未与整机企业建立稳固持续的研发攻关,产业链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拥有核心技术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由于业务结构、技术成熟度等原因,部分国有大企业目前对自主研发机器人产品持谨慎态度,大企业观望者多,全力投入者少。国产核心部件缺乏和外国部件的高价格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有观察人士建议,光明新区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应主要从产业规模、优势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进行设定。一是产业规模目标,一定时期内,各类机器人产品的产能、产值以及销量应达到一定指标;二是优势企业目标,培养出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并培育一批在细分市场优势突出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三是技术创新目标,制定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突破制约下一代机器人的共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实现多项以上重大技术和产品突破,占领技术制高点;四是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机器人高端研究院和机器人产业培训基地,引进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高级专家和专业人士,培养出机器人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等技术人才以及专业产业技术工人。

■他山之石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可鉴

光明新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永辉认为,上海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李永辉表示,其经验一是政府推动至关重要。据了解,机器人技术壁垒高,外企在高端市场形成垄断,而中国机器人企业太过弱小,这决定了发展机器人产业不能只依靠市场自身培育。因此,上海市采用政府推动与资源整合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实现后发超越。政府把机器人产业纳入整体战略规划,把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上海重在资源对接与整合。李永辉告诉记者,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研发资源和市场资源,但本土研发企业实力有待增强,因此需要打通研发、市场和企业之间的通道,实现3种资源的融合发展。上海市以企业为龙头整合科研院所资源,集中市场需要的重点机型和重点应用领域进行突破,发挥好市场资源对科研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牵引作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科研人员向创业者转变。李永辉还认为,上海还有人才和市场辐射的优势,以及战略定位着眼于上海的转型发展需要和自身基础的特点。上海机器人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定位着眼于上海的转型发展需要和自身的基础。上海培育出了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和整机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产、学、研紧密互动的技术创造与转化系统。

上海机器人产业重点市场领域和产品的选择遵循了从市场需求出发到行业领域、再到产品类型的原则。机器人产品遴选需求量大、有应用市场、有技术基础、技术难易适中的产品,不与外企高技术直接竞争;选择能实现国内成熟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市场竞争优势、外企还没有进入或占领的市场领域。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