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队带队老师王雪雁在7月20日半决赛赛场上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今年,他们重点突破了守门员机器人在全景视觉模块上的技术壁垒,采用了英特尔实感3D摄像头的全景视觉模块,使守门员机器人感知性能提高了50%~80%,保证了守门员机器人对高空落下的球体做出更加敏锐的反应。
当时,王雪雁站在比赛场上非常有信心,她认为在改进后,水之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果不其然,在决赛中,水之队拿回了上一年失掉的“王冠”。
欲构建生态系统7月21日,在2015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主题演讲及随后的媒体访问中,英特尔公司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倪健安,英特尔中国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陈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等人都对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中国机器人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及信心。
英特尔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此次赞助机器人大会也是为了倡导加强产业协同合作,携手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加速智能创新。
不过,被问及英特尔是否会打造一款机器人时,陈伟表示,短时间内垂直完整的机器人并不在英特尔的考虑范围中,但是英特尔将发挥原有优势,促进机器人生态系统建设,希冀以计算代替复杂的机械操作,降低机器人的硬件成本,促使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市场。
英特尔认为,其架构在加速智能机器人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赋予机器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为智能机器人提供最基本的控制能力;机器视觉,如实感技术提供机器人的物体识别和躲避能力以及数据中心计算可提高机器人的数据分析和响应能力。
英特尔也表示,将从开放技术架构、降低成本、标准化等方面推进机器人创新,并将基于英特尔爱迪生开发平台,促进教育机器人开发和推广,结合英特尔教育计划激发广大热爱机器人的创客、大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且各自为阵,英特尔瞄准了大学、科研机构到机器人产业链乃至用户的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希望能从架构开始突破市场。
陈伟透露,英特尔跟大学的合作有很多,在美国就有7个科研中心,包括云计算、社交计算、视觉计算等方向,很多研究成果与机器人相关,其“与大学的合作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中”。
在中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就是与英特尔合作的队伍之一。王雪雁告诉记者,水之队的中型机器人在此次比赛中的实验数据将与英特尔共享。
据悉,英特尔要求在美与其合作的院校产生的相关项目成果都不申请专利,促使全人类能享受到该技术进展。而吴甘沙介绍,英特尔目前在机器人开源方面投入较大,包括无人机、感知领域都有涉及,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英特尔致力促进机器人生态系统形成的愿望。
发力四大关键技术倪健安认为,影响机器人发展的四大关键技术是计算、视觉、语言以及驱动,“必须对这四项技术进行创新才能够推动机器人市场的未来发展”。计算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从感知开始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变形传感器,可以植入到机器人中,让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提高到识别层次,识别后就是理解并作出决策阶段,到最后才是机器人发展的巅峰阶段——自我认知。
“要实现这种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就会要求越高。”倪健安表示,这也是英特尔在未来将继续加强投资的领域,以计算提高机器人自身能力。
而在视觉上,英特尔实感3D摄像头本身带有一个传统的2D摄像头和一个3D景深摄像头,如此一来,全景视觉模块就能够全方位扫描感知区域中出现的物体。他希望,能够借助3D视角,辅以强大的计算,来改进机器人的认知能力。
“想象一下,与机器人的对话,以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进行命令和控制,这是一个虚拟化的自然语言的处理。另外一方面,也是一种以对话理解的方式进行互动。”谈到语言技术,倪健安畅想道。
至于驱动,他则认为机器人必须实现实时性能,即实时响应和精细化控制。倪健安表示,英特尔在当前适用于机器人的商用版驱动器上已进行了大量投资。
“伺机而动”据了解,除了承办2015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英特尔还独家赞助了在本次机器人世界杯上首次举办的“服务机器人精确测试挑战赛及研讨会”。挑战赛及研讨会致力于推动自主机器人性能的定量测定,并降低服务机器人成本。
在主题演讲中,倪健安强调,“我们需要抓住的机会就是在服务方面”。
“从中美两国的角度来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会进一步走向创新的时代,加速这两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变革。”倪健安又进一步强调,“在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我们十分关注生态系统的建设,其中服务、教育、工业是关注的三大核心。”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有比较稳健的发展。陈伟指出,“最难判断的是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将为应用所引导,目前很难判断是单一应用还是负载多项的应用服务机器人可以占领市场。
而吴甘沙指出,在未来机器人芯片的竞争中,肯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有可能既竞争又合作,也可能在一个机器人身上集中多家芯片。
因此,英特尔给出的策略是“谨慎地随机应变”。“会关注这个市场,根据市场大小决定怎样定制芯片技术,支持机器人的应用,而不是做出芯片后再找适合的应用。”陈伟说。
陈伟解释道,英特尔最近的几次收购表现出其对通用芯片和个性化芯片兼容性的思考,如何彻底锁定某些个性化的芯片设计并大量投产,关键还在于市场的发展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