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销量比重17.5%,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各地方政府纷纷“摩拳擦掌”,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意图在工业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40多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而言,能够同时得到资金、企业、政府等力量的共同关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我国机器人产业要想取得持续发展,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注重特色定位、基础研发,力避前些年在光伏等行业出现的盲目扩张、低端竞争等情况。”
机器人产业成投资热点
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当前一大市场投资热点。这一点,无论是从各方资金加速涌入、各类企业竞相布局,还是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产业园区规划中,都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据记者了解,沧州高新区打造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45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有科研孵化区、产业服务区、装备制造区、展览展示区、机器人大厦等。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利税7.5亿元,将成为华北地区机器人生产聚集区。
重庆两江新区开工的四大机器人项目总投资12.6亿元,涵盖“标准检测评定、人才教育培训、成果孵化转让”三大功能平台,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本体制造领域,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45亿元。此外根据2013年10月重庆发布的《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重庆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将成为重庆市新的支柱产业。
厦门市海沧区从今年起至2019年,区财政每年将统筹安排5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方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凭借其研究领域的优势,在今年1月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该集团将配合黑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黑龙江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机器人产业也被看成是黑龙江省新兴产业中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承载着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梦想的机器人产业园就这样被推上了舞台。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需求无法满足。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认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园开始有过剩的趋势。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还主要集中于“机器换人”的替代的第一代机器人的维度。但从日本、美国来看,这些国家已经开始着眼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利用云计算、利用人工智能,向更侧重互联、侧重服务等的机器人方向来推进。如果我们还不调整发展方向,有可能与国外的距离越拉越大。
对此,左世全建议,从产业政策的引导上看,不仅仅要着眼于机器人本体自身,还应该引导产业、资本转向机器人关键器件的开发商。从机器人的价值来看,其关键器件——控制器系统、伺服电机、减速机等,就占据了机器人成本的60%甚至是70%,这是我们的产业弱项,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机器人产业园需打特色牌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也是国家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罗百辉表示,在政策扶持下,作为机器人孕育地的机器人产业园应保持冷静,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定位,发展机器人,不能盲目,更不能“一窝蜂”而上。机器人产业不需要“大而全”,需要的是精确把握市场定位,做好细分市场。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新松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机器人上市公司,目前占据了国产工业机器人1/3的市场份额。此外,在哈尔滨,依托哈南工业新城规划辟建的3平方公里机器人产业园区,让人啧啧称奇的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在这里很快将实现量产。而在辽宁的沈抚新城机器人产业基地,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京津冀地区以科技创新支撑起了特色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发展。天津市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到2015年年底,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机器人产业作为唐山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一批包括唐山松下、开元等龙头企业。唐山高新区焊接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富有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长三角则依托制造业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从布局来看,浦东和宝山有可能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未来上海将立足机器人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两个环节,至2015年达到200亿元的规模。机器人产业也是昆山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到2015年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类产品完整产业链,年产值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