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别的委员们热议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话题,从工业4.0谈到智能机器人。委员们认为,我们已经从IT时代进入到DT时代,作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工业机器人正在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也在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希望能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形成合力,尽早攻克智能机器人研发这个难关。
柳崇禧:“工业4.0”核心是自动化和智能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柳崇禧关注的是“工业4.0”话题。他说,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的概念并形成国家战略,这有助于其持续增强工业竞争力,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4.0”概念引入到国内后,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工业的下一个目标。“客观来看,目前德国工业整体水平超过3.0,而我国整体水平尚达不到3.0。”
在柳崇禧看来,“工业4.0”的核心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我国工业体系中,很多企业还处于半自动化的状态,生产效率不高,能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要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向“工业4.0”迈进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自动化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就显得很重要。
柳崇禧指出,我国对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从20多年前就有人在做,但目前核心技术我国还未完全掌握。“我判断未来几年,在我国的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的需求量会猛增,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工业4.0’计划将难以实现。”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整合行业资源,系统性开发智能机器人,攻下这道难关。
徐晓兰:制造业升级催生机器人发展
“机器人的时代已然来临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迅速接过话题。
徐晓兰认为,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接近400家,其中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达到了353家,市场快速成长。由于制造业加快升级,人工成本也在快速上升,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催热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她和柳崇禧委员持一致的观念,认为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服务机器人具有友好性、功能性、拟人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功能与智力的替代。”不过她也提出,服务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服务机器人产业相对比较薄弱。
徐晓兰介绍,我国机器人领域的瓶颈技术主要体现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灵巧操作、感知等核心单元,以及系统集成设计应用这三个方面。“这需要通过一些顶层设计来布局前瞻性战略研究,做好行业引导。”她同时表示,我们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差异化机器人发展道路。“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正在发展机器人,德国主要发展工业机器人;日韩主要发展服务机器人,如家政、医疗、康复机器人等;而美国的特种机器人最为先进,比如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
宗庆后:我们在做机器人 但名字不叫“娃哈哈”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做客经济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企业家说》。宗庆后说,我们正在做机器人,但是未来它的名字不叫“娃哈哈”。
李毅中委员:“涨工资”少不了机器人
“大家都希望涨工资,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3月5日,政协小组会议间隙,在被问及工业机器人、家政机器人的前景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在不能靠大量人工、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的时候,只有机器换人、人控机器。”“目前,工业机器人不仅进入生产领域,还能进入家政等各种服务业领域。”李毅中对机器服务员的评价是,“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对于可能会产生过剩劳动力的忧虑,李毅中表示并不是坏事,“富裕的劳动力对在岗人员形成了竞争机制,提高他们的劳动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转岗培训,提高劳动力本身的素质,进而从事更高级的劳动。”“它属于智能制造的范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李毅中解释道,广义点讲是数控机床,狭义地说是机器人、机械手,“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融合的结果。”
“机器人使用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否则拿什么创造价值来涨工资呢?”李毅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