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于成都开幕的首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上,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罗军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正在对机器人产业密集调研,预计2015年上半年会出台一系列进一步扶持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意见。今年内,相关部委对机器人产业已经有多项政策扶持,明年还会有更大的政策出台。”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经出台了关于扶持和培育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意见,科技部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扶持。除了中央部委之外,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多个省份已出台了“机器换人”计划,如东莞决定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政策面上将有长期利好,在市场需求方面也将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罗军表示,“今年国内对机器人产业已经高度重视,明年从国务院的角度还有更大的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力度还会加大。据我了解,明年工信部有望拿出50个亿扶持机器人产业化,科技部也可能有几十个亿或者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孵化和技术研发。总之,明年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会更加具体。”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当天在出席公开活动时也透露,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制订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组织编制我国机器人产业行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加大对机器人企业研发与产业化的资金支持力度,搭建产需对接平台,培育产业推广示范基地,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罗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机器人时代,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跃居全球第一,并可能在未来30年左右保持最大市场增速。不过,我国机器人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比只有不到20%,其余80%的市场被国外机器人企业所占有。目前,国内有160多家机器人企业,但是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三大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控制机和减速器上依赖进口的情况更加严重。”
罗军建议,提升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竞争力首先应从应用市场入手,搭建更多的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应当是理想选择。通过服务平台,可以有效打开应用市场,让更多用户有机会主动接触机器人技术,从而成为坚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该在推动应用市场的同时,鼓励和扶持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的不断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