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内的智能相机:一粒机器人胶囊的肠胃之旅 - 医疗 - 应用行业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信息网站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疗 >>正文
分享34K

消化道内的智能相机:一粒机器人胶囊的肠胃之旅

发布时间: 6/10/2015 09:18:22 来源:新战略机器人网

核心提示: 虽然胶囊内镜的价格有些‘高高在上’,但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接受并推崇这种治疗方式。在未来5~10年,伴随着胶囊内镜机器人的普及,这种高科技的治疗方法在价格上也会越来越亲民。”沈祖尧说,这不仅是他的期望,也是他的信念。

提起胃镜

肠镜,很多人闻而生畏,“因为检查过程太痛苦了”。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告诉我们,现在,需要做肠镜胃镜检查的患者已经多了一个选择——胶囊内镜,患者只需要服用一粒胶囊,就能明察消化道内的病情。

消化道内的智能相机

“其实,胶囊内镜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国内应用于临床。只是目前,四五千元买一粒‘胶囊’,对很多人来说还有点昂贵。这也是目前胶囊内镜还没有被广泛推广的原因。”沈祖尧表示。

沈祖尧所说的这种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这种内镜,根据所检查的部位和用途,又分为胶囊胃镜和胶囊肠镜。

“其实,这种内镜就是一台智能照相机。比如胶囊肠镜,受检者在检查的时候,只需像服药一样服用一粒‘胶囊’,这粒胶囊会随着肠胃的

蠕动进入肠道,然后在肠道以每秒钟4张照片的速度拍照。拍照的速度跟胶囊行走的速度相关,走得快就会拍得多,走得慢就会拍得少一点,因而耗电量也会少一些。然后,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沈祖尧介绍。

显而易见,跟传统的肠镜胃镜相比,胶囊内镜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不仅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省去了导线检查的痛苦,无创伤、无交叉感染,还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患者等缺陷。

“第一代胶囊内镜主要用于检查,新升级的二代胶囊内镜机器人,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突破,可以通过主动控制改善检查效果,尤其是对胃部分的检查非常方便。因而未来,胶囊内镜将有可能成为人们消化道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沈祖尧告诉记者,虽然这项技术始于以色列,但是目前国内的胶囊公司实力也不差,他的团队也在跟重庆的一家胶囊公司合作,其产品在临床使用时也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机器人手术也将魅力尽显

胶囊内镜,作为人们在消化道系统疾病检测方面的里程碑突破,固然值得医生和患者欣喜。不过如何在检查之后,减轻患者在治疗时的痛苦,同样是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难题和目标。沈祖尧的团队,目前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正在机器人手术方面寻求突破。

“比如在胶囊胃镜检查之后,我们得到了胃的不同位置的清晰影像,但还需要治疗时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创伤。而治疗过程,正是机器人可以发挥优势的过程。一方面,有些手术可以直接通过内镜机器人来操作,这就不需要把病人的肚子打开,直接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痛苦。其次,机器人所操作的微创器械具备多个自由度,末端也有多种形式,因而操作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安装和撤离,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沈祖尧说。

不过目前,内镜机器人手术的难度还比较大。“因为,这项工作除了需要临床医生以外,还需要工程专家,特别是机器人研发的机械工程师。因为他们能够掌控机器人的操作精细度,只是他们不知道病人的需求,我们了解病人的需求但是没有技术。所以,临床医生要和机械工程师结合起来,才可能寻求机器人手术的更大突破。”

为了寻求更多的突破,沈祖尧的团队也跟内地的一些高校、医院开展了密切合作,比如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的团队,以及上海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等。

“跟樊代明院士的团队合作,主要致力于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如胃癌和大肠癌等。跟上海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的合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主要方向是消化道内镜的治疗。我们每年都会在这两家医院手把手地培训一些医生,教他们用胃镜做手术,患者不用开刀,而是采用微创加上机器人的治疗方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沈祖尧强调。

“虽然胶囊内镜的价格有些‘高高在上’,但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接受并推崇这种治疗方式。在未来5~10年,伴随着胶囊内镜机器人的普及,这种高科技的治疗方法在价格上也会越来越亲民。”沈祖尧说,这不仅是他的期望,也是他的信念。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