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陶比尔的产品展厅,记者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食品包装、快速分拣、激光切割、加工模具,乃至纺织机械中的“穿针引线”,都看到了一只只灵巧的机械手。走进技术研发室,一台正在测试的样机不停地输出一袋袋食品。走近了一看,正是大家下饭的榨菜。几块钱一包的榨菜,看起来最平民化、普通食品,却是如此的高科技生产而来。 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机械作业,无非是汽车生产线上上上下下的机械手,为汽车自动焊接、装配。“这在机器人里还是小儿科,在提高速度的前提下,确保不差毫厘的精度,才是体现机器人的最大价值。”吴越明说。
这里的机器人,既有四轴的,也有六轴的,简单地说,就是既可以平面运动,也可以三维方向运动。
最近刚上映的《超能陆战队》影片中,介绍了一群热爱制造机器人的超级英雄。史陶比尔就是一家机器人生产厂家,每天生产出品各类机器人运往世界各地。
机械手每分钟120次的舞动,上万次运动轨迹的误差不超过0.02毫米。0.02毫米,这是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精度,这样的误差率控制,只有高度精密的工业机器人才能实现。
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展示厅,各显其能的工业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从食品包装、快速分拣,到激光切割、模具加工,乃至纺织机械中的“穿针引线”,靠的都是一只只灵巧的机械手。
“机器人做的都是人工无法达到的。”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越明说,比如喷涂机器人,各大汽车厂家都会用到,它既能够保证车身油漆喷涂精确均匀,又可让工人避免有毒有害环境。
机器“智造”带来的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史陶比尔自己的工厂就是高度自动化的典范。在这个年产值已达10亿元的工厂内,工人还不到100人。厂房内一条条自动装配线高速地运转,除了少数几个设备管理人员,几乎看不到流水线上的工人。一个车间总共10个人分组轮班,抵得上原来200多人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采购量猛增,成为产业升级的一个显著特征。吴越明证实了这一点,去年以来史陶比尔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以上,明显感受到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呈爆发性增长之势。
现实中,不少行业运用工业机器人已十分普遍。比如长安福特杭州工厂的四大工艺生产线就由600多台机器人组成,将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吴越明说,就连传统的纺织行业,已开始尝试引入机器人生产,“我们已经成立了纺织机器人的项目组,开展相应的技术攻关。作为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机械手臂,也计划引入杭州工厂生产。”
“快速、简便、洁净”,史陶比尔展台上的几个大字,也正是要传达给用户的一种理念。史陶比尔的这一理念在细节中处处体现。厂房顶上都铺上了太阳能发电光板,卫生间的热水、员工电动车的充电,都由太阳能来实现。除了生产车间,甚至在财务办公区,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一个高大的柜子下,工作人员只需输入指令,账本就自动上下存柜出柜。同样,在史陶比尔的材料仓库,巨大的货架也实现自动化,生产车间的指令一输入,仓库里相应的原料就会自动下架出货。
好公司离不开好团队。史陶比尔杭州公司是一家纯外资企业,却全由中国人来掌管。
领头人吴越明博士,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早年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后留学法国,攻读博士完成后就职于史陶比尔法国公司。1997年选址杭州,建立史陶比尔在亚洲的第一个工业生产基地,吴越明功不可没。“进入中国、选址杭州,其实看重的就是国内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
“我们的员工75%是大学以上学历,有助于企业从本土化制造向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创新过渡,” 吴越明说,刚到杭州办厂时,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现在许多产品已实现50%以上的本土化制造,有了雄厚的人才队伍,企业正逐步向本土化设计转型,最高目标是实现本土化创新。
企业的本土化特色也是与产品的需求市场分不开的。工业机器人并不是标准化产品,而是针对需求个性化打造。史陶比尔的优势在于不管是哪种行业、哪种生产活动,他们都能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而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的控制器,史陶比尔则采用了开放性平台。可方便地为各行各业进行二次开发,以达到专业定制的效果。史陶比尔已计划在杭州工厂增加工业机器人的装配生产线,以便更好更快地响应本土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