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高润林变得更加繁忙,在陕西宝鸡总部厂区,这位在秦川机床干了28年的“老技术”要和同事们扛起一个大任务: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研发。
减速器,其实离百姓生活并不远。高档酒店的自动门、高铁车厢裡的自动门等都在用减速器这个增力设备。只是用到机器人身上的减速器对传动精度要求更高,误差要控制在六十分之一度之内。隻有这样,才能保証机器人重复劳动时的精度。这个“精致”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不仅让我国机器人企业成本增加,交货期也不能保証,无法稳定生产。要解决这个问题,隻能靠自主创新。
其实,秦川机床做减速器并不是心血来潮。高润林回忆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大连交通大学就联合秦川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机器人用RV减速器”。之所以选择秦川,是因为生产这种减速器必须依靠精密齿轮制造技术,而这一技术正是磨齿机生产定点单位秦川机床的特长。
4年攻关,图纸终于变成了实物。可这个高投入、低产出的东西能卖给谁呢?市场在哪裡?在当时的环境下,谁也看不清,秦川隻能把精力先投在主营业务上。渐渐地,这个创新成果被束之高阁,而且一放就是8年。
这之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市场的曙光扫除了迟疑。2009年,秦川决定重拾减速器研发,但是,早年先进的成果已被实现甚至超越,要达到领先水平,难度不亚于最初的攻关。
“减速器的关键零件包括偏心轴、针齿壳、摆线轮、行星齿轮等,每一个部件都有很大的加工难度。”高润林说,倘若是一般部件,照著清单採购零件,用现成的设备就能做。可这个新玩意,不仅要做出“蛋”——减速器产品,还要有“鸡”——能够批量稳定生产减速器的专用设备。好在秦川已有减速器研发基础以及在机床加工设备上的优势,再加上市场发展的强烈紧迫感,让这第二次攻关能够大跨步推进。
提前谋划和付诸行动,让秦川的减速器项目在今年正式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目前,秦川机床生产的BX减速器在主要技术指标上已能媲美国际同类产品,明年将具备6万套至9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一旦批量入市,对国内机器人减速器市场,包括产品的价格走向,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润林说。
系列化、高精度、低成本,这是秦川机床董事长龙兴元对减速器研发的要求。“我是学机械工程出身,许多事都习惯做好了再说。”龙兴元习惯了低调,但也坚信,秦川的关键元件将助推中国机器人迅速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