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科技,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比赛发布 - 展会动态 - 产业资讯 -机器人展会动态 -新战略机器人网-工业、服务、AGV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展会动态 >>正文
分享34K

前瞻科技,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比赛发布

发布时间: 2023-12-28 11:12:31 来源:

核心提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12月28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在苏州正式发布。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共同协办。此次赛事分为线上仿真选拔赛和线下正赛,线上仿真选拔赛将于2024年1月-4月举行,线下正赛将于2024年夏季在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举行。

赛事以“以赛促研、以研促产、集智攻关”为核心,旨在推动上下游生态融合,围绕家庭、特种场景典型案例,加速人形机器人量产及产业规模化落地。

国内首个“贴近真实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赛事

赛事历史悠久,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5届。赛事影响广泛,历年累计参赛人数超27万;规模庞大,吸引了全国600+所高校参加,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顶级学府。迄今已逐步发展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

图|历届比赛

赛事紧跟前沿,此次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对标DARPA国际顶级赛事,将是国内“首个”大尺寸人形机器人比赛。

赛事专业度高,本次大赛得到了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之江实验室、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国内顶尖学府及机构的大力支持,将特邀相关领域院士、长江杰青组成专家团强力助阵,将为参赛选手们打造一个高规格、高水平、高专业度的赛事交流平台。

图|虚拟仿真赛

赛事贴近真实场景,挑战赛赛项设置开创了多个“首次”:首次从模拟场景跨入真实家庭和特种服务场景、首次实现全自主智能作业比赛、首次在赛事中引入生成式大模型任务规划考核。

本次大赛的赛事难度系数也全面升级。参赛队伍将面临货物取放、地形适应、阀门开关等八个场景任务的挑战,对人形机器人在未来服务、生产场景中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集智攻关,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及落地应用。

巨头牵引,加速“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

本次大赛由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十余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协办。此次赛事中,将以之江实验室、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钧舵机器人有限公司及相关高校研究院等单位为代表协同攻关,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方面,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软件方面包括环境感知、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

图|KUAVO在真实场景应用示意图

而海尔和中国移动作为龙头企业,将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应用场景的资源优势,推动机器人在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特种服务等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案例的打造,加快“人形机器人+”多元场景的创新应用进程。

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与中国机器人网作为特别支持单位,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协同创新,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推广及影响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集智攻关,推动“量产”与“规模化”应用

机器人被视作衡量国家创新水平和产业能力的标志,而人形机器人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图|KUAVO在真实场景应用示意图

通过人形机器人比赛的举办,可以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将实际生产生活融入人形机器人赛项场景,充分发挥各研究领域的优势,集智攻关解决未来通用场景应用难题,助力人形机器人从虚拟到真实场景、从技术到产业的落地,加快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规模化应用。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