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Q 畅谈 IoT 数据基础软件开源版图,引领本土开源走向全球 - 锐公司 - 产业资讯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信息网站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锐公司 >>正文
分享34K

EMQ 畅谈 IoT 数据基础软件开源版图,引领本土开源走向全球

发布时间: 2022-08-10 09:08:17 来源:新战略

核心提示:

近日,由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联合源启数字化促进中心、开源产业实践赋能社区 OpenTEKr 共同筹办的“砺夏行动 2022”公益直播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EMQ作为“共建企业”受邀参与了此次开源创新研讨会并与众多开源先锋企业共同探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之下如何通过开源共筑未来。

在“源力崛起”EMQ 专场直播中,EMQ 联合创始人兼 CPO 金发华、EMQX Broker 项目负责人周子博以及 EMQ PMM 王凡分别就全球开源社区治理与开源商业化模式探索、核心开源项目 EMQX 的迭代实践、以及 EMQ 如何为企业构建关键物联网业务等方面做了详实精彩的分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围绕开源创新的思想盛宴。

如今,开源已成为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力量,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开源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软件供应商,EMQ 从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开源开放,将核心产品开源、到贡献开源再到引领构建开源生态,致力于将开源推向极致。EMQ 坚信数字化创新和世界级的客户体验始于开发者赋能,而汇聚全球智慧的开源模式就是赋能企业和开发者最好的方式。

EMQ 联合创始人兼 CPO 金发华受邀分享了 EMQ 开源物联网基础设施软件的产品矩阵,介绍了常见的开源软件治理模式,以及 EMQ 旗下各开源软件的软件治理方式;另外还将详细介绍常见开源商业化的路径和方式,以及各种商业化下的一些经典案例

EMQ 的产品矩阵主要围绕数据接入和处理,在云端和边缘端部署。

在云端,EMQ 通过开源模式打造了极具世界竞争力的物联网消息中间件项目 EMQX 和流数据实时处理的数据库软件 HStreamDB。

在边缘端,EMQ 开发了工业协议解析转换的工业网关软件 Neuron,它可以一站式接入各种各样的工业协议,将其转换成标准的物联网 MQTT 协议,实现繁杂工业设备的接入;用于物联网边缘计算的超轻量级 MQTT 消息服务中间件软件 NanoMQ;还有一款是目前托管在 Linux 基金会下面的 eKuiper 项目,主要用来实现边缘的流式数据处理。

通过为物联网领域打造一套“边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实现数据连接、移动、处理,形成从数据感知采集到价值创造的完整数据链。

结合多年来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和全球领先开源先进理念,EMQ 在开源社区治理、开源实践和商业化等领域均获得了不错的成效。EMQ 发起并维护的开源项目——物联网消息服务器 EMQX,在同类型开源项目中排名全球第一,全球下载量已超 2000 万次,连接了超过 1 亿台的物联网设备,每月全球活跃集群部署超过 3 万个。

EMQX 是 EMQ 旗下核心开源产品,也是全球最具扩展性的物联网 MQTT 消息服务器,是国内在物联网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项目之一。目前服务 50 余个国家的 20,000+用户,其中包括华为、中国电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上汽、广汽、台积电、Cisco、Verifone、Telstra等在内的 300 多家付费客户。

一般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变现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服务订阅,比如 RedHat;另一种是 Open Core,例如 Elastic,采用的就是这种提供核心代码开源、在外层提供商业化服务的方式;还有一种是 Hosting,即提供云服务,再之后就是提供 SaaS 服务。

目前来说用户对云服务的模式普遍是比较接受的,因为这样的服务是开箱即用的,可以免去用户对软件的运维和维护。EMQ 的开源商业化探索主要聚焦在 Open Core 模式和 Hosting 云服务模式。


EMQ 也向客户提供了云服务 EMQX Cloud,为客户提供全托管的物联网消息接入,可以支持主流的公有云提供商,用户只需要一键点击,就可以创建出面向生产级别的高可用高安全的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简化用户在搭建自己物联网平台过程当中需要面临的诸如安装部署、版本升级等问题。

此外,EMQ 基于 EMQX 开源项目还开发了私有部署版  EMQX Enterprise,基于 Open Core 模式的商业产品,主要技术优势在于高并发、高扩展性、大吞吐场景下保持长久稳定的数据接入服务。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客户构建关键业务的物联网平台与应用。

EMQ PMM 王凡分享了 EMQX 产品线的商业化模式探索。EMQX 从 2013 年在 Github 开源社区中启动,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产品打磨和市场验证,直到 2017 年才开始启动第一个真正商业化的私有部署产品 EMQX Enterprise。2020 年开始尝试将 EMQX 全托管在公有云的服务上。从 2020-2022 年的两年时间,EMQX 产品活跃度、用户增长数都有了相当大的飞跃。

如今,以 EMQX 为核心的“边云一体化”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在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重点行业的关键物联网业务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车联网到工业物联网,从运营商到金融支付,从能源电力到智慧城市,EMQ 为各行各业提供着适应行业需求的创新物联网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关键物联网业务创造价值。

在汽车与出行场景中,通过 MQTT 协议,基于 EMQ 的物联基础设施软件,实现对人、车、路、云的连接。为整车制造商、T1 供应商、后市场服务商、出行服务公司提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 V2X 的物联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EMQX 的高可用集群能力、弹性伸缩部署能力、百万 TPS  消息吞吐消费和数据安全等强大特性,为车联网平台提供高效、稳定的底层框架,满足车联网系统的大并发、低时延业务场景,大大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维护成本。

在工业制造行业,EMQ 通过云边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生产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挖掘边缘数据价值,实现企业云边端实时数据连接、移动、处理与分析,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EMQX Broker 项目负责人周子博就“EMQX 开源软件的实践”议题展开,介绍了 EMQX 开源项目的版本演进与重要功能迭代,如何与社区合作实现共赢。

EMQX 目前已完成了 200+ 开源版本的迭代。单集群可轻松支持 1 亿物联网并发设备连接,是全球最具扩展性的物联网消息中间件,也是全球首个实现 MQTT over QUIC  的消息服务器。

QUIC 作为底层传输协议,与 TCP 协议相比,在减少连接开销与消息延迟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吞吐量和移动连接的稳定性,非常适用于物联网消息传输场景。

EMQX 5.0 还设计了独特的消息传输机制和管理方式,以不断的技术革新持续为行业、社区和客户提供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 MQTT 消息服务器

EMQX 5.0 采用新的后端存储架构 Mria 数据库,重构了数据复制逻辑,水平扩展能力得到了指数级提升,能够更可靠地承载更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连接量。

在性能测试中,通过一个 23 节点的 EMQX 集群,全球首个达成了 1 亿 MQTT 连接+每秒 100 万消息吞吐,这也使得 EMQX 5.0 成为目前为止全球最具扩展性的 MQTT Broker。

随着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用户群体对单个物联网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能够承载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用户,也需要具备更强大的一个扩展性和接入能力来满足这些不断强化的需求。EMQ 也因此产生了改进集群底层的架构设计的想法,在改进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 EIP 的方式来鼓励社区用户一起参与到设计中。

在 EMQX 5.0 绝大部分的重要功能改进中都采用了 EIP 这的方式,记录一些重大更改的设计过程,这样除了 EMQ 的研发团队以外社区的用户也可以参与到这些重大变更的讨论中,来贡献他们在代码以外的力量。

除了对设计上的一些直接建议,用户也可提供他们对使用场景的补充,或者是补充他们在相关业务上的一些经验,这样就可以非常好的帮助 EMQ 去完善设计。

同时也鼓励用户去发起提案,比较详细的描述提案的动机以及方案设想。EMQ 研发团队会定期的对这些提案进行评审,讨论这个提案的合理性来决定是否要采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能够比较深度的参与到项目的改进中来。

EIP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帮助社区后来的一些贡献者来了解当前项目底层的一些设计细节以及做这些改动的一些原因和思考过程。 

未来,EMQ 继续通过开源协同模式,加速产品的创新,与开源社区用户一起努力拓宽产品与产业边界,促进构建成熟的开源技术生态。希望通过世界级开源软件产品,服务人类未来产业与社会。同时,EMQ 将与 EEF 密切合作,建立对 Erlang 生态系统的认知,促进开源社区的发展,并推动 BEAM 语言生态中创新软件项目的开发。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