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文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熙文在行业6年,不算久,但也不算短。
从一个女性的角度,从第三方的角度,熙文时常与行业很多可敬的、可爱的、有趣的人士交流,他们的话语里,更多的透露出对行业的敬意和情怀。
熙文很庆幸,这是一个有温度、有人情、有风格的行业,熙文不才,愿与行业共成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
它的初期夹杂着弱小与无奈。
上世纪90年代,受制于某大国制裁,原本从国外订购的AGV断供,沈阳金杯公司愤而决定自研。投掷250万经费后,由王宏玉(现任旷视高级副总裁、CMR联盟名誉主席)参与研发的AGV项目开始启动,彼时,王宏玉正在沈阳自动化所即将硕士毕业,作为研发团队的骨干之一,王宏玉与中国AGV的故事由此上演。所幸,这个项目落成,被誉为国产化应用第一个案例。
同时,最早见证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工业移动机器人最早一批行业从业者,杨文华(现任昆船重工高级技术专家、CMR联盟首席专家)曾表示,当时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也第一次认识到这个行业技术门槛之高,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先进行业。
但是它成长很快。
随后的几年,杨文华带领团队将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自主技术相结合,开始尝试国产化进程。
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涌现出多家在传统制造业深度扎根、备受尊崇的企业。新松成立,在汽车市场独树一帜,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第一个出口的企业;昆船智能立足烟草、玻纤、化工,自主技术愈发强大;机科的优势产品是叉车AGV,其在印钞造币、玻纤、制药行业稳扎稳打,打造一个个精品口碑项目。华南区也涌现了几家较为典型的企业,井源机电十多年来主攻汽车和轮胎行业,后收购MAX系统;CSG科大智能机器人事业群的AGC也是起于汽车,且始终是汽车行业主流品牌;嘉腾也是汽车大户,同时拓展制造业;佳顺智能、远能、欧铠都是华南盛极一时的企业,也是行业传统企业代表。
同时,它表现很争气。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呈现出燎原之势,这种势头在2015年之后尤为明显。
一批明星企业悄然崛起,他们从电商中走来,开辟了全新的行业局面。极智嘉数次融资,吸引了重磅资本的加注和加持,也让极智嘉全球部署快速开展。海康机器人也是横空出世,一出场就引人注目,广泛铺展的制造业迅速拉动业绩提升,成为行业内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快仓智能先后得到菜鸟和凯傲集团的助力,发展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仓储机器人后发之势明显。
这个时期,除了这些仓储机器人领先企业,也有一批在特色细分领域一炮而红的企业,怡丰机器人以停车机器人享誉海内外,一时间声名大噪,迅速成为停车机器人头部企业,而后不断推进物流机器人;国自机器人最早在巡检机器人市场拔得头筹,屡次推出的创新产品不断革新行业品类,美国市场项目也屡获成功;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低调出声,特种领域的移动机器人业务逐渐转向民用;电视节目《奔跑吧兄弟》短暂出境的小黄人让立镖机器人迅速蹿红,这种新型的分拣机器人成为最具差异化的分拣方案之一······
而即便是传统企业,他们也并没有止步,跟进时代需求,保持创新也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新松针对每一种应用场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昆船近两年的分拣机器人和停车机器人表现强劲;机科则将更多精力致力于方案的集成和应用的精进。
不得不提的是,2018年韩国冬奥会上,新松机器人的炫舞机器人震撼全场,由张雷(现任新松机器人副总裁、移动机器人BG总裁、CMR联盟主席)担任领头人和第一研发人的团队一举为国争光,这也是中国移动机器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经典时刻。而张雷则谦逊表示这是团队的力量,是各方合作的结果。
AGV制造的所有基础学科和技术,都诞生于欧洲,但为什么是中国抢先发展出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产业?主要是解决买不起的问题,其次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创新机制,基于此,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也将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未来,它将大有所为。
CSG科大智能机器人事业群CEO李大伟(联盟副主席)数次强调,行业的赛道非常宽广,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赛道,并且选准适合自己的赛道,良性竞争,必然会有自己的市场。今天国际机器人副总经理王勇(联盟副主席)在见证了AGV产业茁壮成长的历程,跨越千禧年目睹AGV在新时代下不断涌现新的变化之后,未来,他也寄望于新一代的年轻AGV行业人士的传承和创新。
被誉为中国工业移动机器人人才培养集大成者,熊蓉(国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专家组专家、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迦智科技创始人、CMR联盟专委会副主任)女士也多次阐述迦智的理念,持续致力于推动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落地,与各大优秀合作伙伴携手并进,不断探索创新应用场景,为制造业转型赋能。
谈及未来发展,李进科(联盟执行秘书长)坦诚,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具备优秀的产品能力、行业方案解决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强的本体厂商,以及细分品类冠军企业,市场格局很快将会显现。
未来,除了大型企业的强者恒强,不少细分产品的品类冠军也不容忽视。斯坦德和迦智科技都是无轨导航移动机器人的代表企业,在3C电子领域的领先和示范作用突出;优艾智合与海柔创新秉持着深圳的创新要素,在分拣机器人品类中不断深挖需求,企业成长速度飞快;灵动科技以视觉AMR为主打,特征鲜明;未来机器人更是将视觉工业无人车辆的概念和主业做到极致,追求应用场景的各种需求打磨。
哪些资源与势力在行业内比拼?
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企业竞备赛不可开交。
在这种交锋时期,来自于终端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传统叉车企业、外资品牌、专业的移动机器人品牌都在同台竞艳,全面拓宽了行业应用。
终端制造业一方面不断试用不同的移动机器人产品,或收购和参股移动机器人企业,另一方面也成立团队半参研、半开发产品,最典型的莫过于京东、富士康、格力等企业。
传统叉车企业首当其冲。借助智慧物流升级之势,传统叉车企业两条腿走路,林德叉车除了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叉车本体,也不断推出高品质的智能叉车机器人;杭叉直接成立子公司,每年的叉车机器人销量稳居行业先列;宇锋智能凭借灵活高效的服务能力,一跃成为叉车制造商转型的典范;卓一叉车深入开展定制化服务,为行业内输出高性价比叉体;搬易通则主推重载及高位叉车产品,叉车AGV也着力推广······
物流集成商格外重视移动机器人的业务,今天国际智能机器人作为今天国际子公司,16年就开始独立移动机器人业务;井松智能多年前就把移动机器人作为战略要务,先后较早推出视觉导航AGV、窄巷道激光SLAM AGV等产品;兰剑智能、华晟智能结合立库集成项目打造了多个经典移动机器人项目。
国外及台湾品牌加强本土化策略,德马泰克2019年宣布第一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AGV面世;东佑达主推移动模组套件和可编程的自主开发软件,协助集成商和终端企业自行组装AGV。
还有一些在各自领域里低调耕耘的企业,如航天智造(上海)、汇聚自动化以重载见长,且在特种领域有着较强的项目经验;珠海创智近年来突破转型,开发了多个新兴行业;极木科技的停车机器人另辟蹊径,坚持原创;杭州易博特完全推陈出新,托盘机器人很好的融合了小叉车与仓储分拣机器人的优点。
知变则胜,守常则败。
当前,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新技术整装待发,新基建呼之欲出,新的应用生态也在蠢蠢欲动。企业家是否能够“识天时”,成为发展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都围绕着几个通用技术展开,然后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经济制度和权利界定的改变,这时,产业范式的变迁也将到来。
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才能见证这样的变迁,首先,我们产业结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这意味着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形成与中国制造能力的连接。其次,中国已经完成了科技起飞。如果,在产业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创新能力要素能够发挥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应用和市场,就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第三,中国具有规模巨大、差异也巨大的市场需求。需求乃创新之本,在需求最旺盛的地方,最容易出现新的产业生态。第四,消费互联网领域20多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庞大的数字技术使用人群。这有用新的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改造的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系统,有助于推动移动机器人产业范式的变迁完成。
行业的供应链完善了吗?
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核心供应链的支持。核心零部件的性能与价格始终制约着整机的产品价格。
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行业整个产业链目前来看较为完善,上游核心器件供应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在不断增加,专业的供应商也不断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行业的推进与发展。
未来,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呼声将越来越高,同时较早占据市场先机且性能稳定的品牌必将有快速推进。
表: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核心供应链类型与代表企业(包括但不限)
古人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随着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如何维系本身的发展与行业共同发展,不仅关乎企业的抉择,也关乎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和口碑。
在所有的评判和选择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行业至关重要的5年时间已过,下一个新5年,这个行业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熙文自信,还会一起见证。